7月13日,我院肝胆胰甲乳外科的护士站前,一位70多岁,满头白发的老人找到了一名护士,他颇不高兴的质问护士:“我的床铺为什么躺了别人?”后来经过了解,原来是一场误会。而解决这场误会,腕带起了大作用。
当天,护士陈莎莎如往常一样在护士站忙碌着,老人就上前来说明了情况。陈莎莎当时就觉得很奇怪,一般患者住院都是对号使用床单位的,怎么会出现这一情况呢。于是她询问了老人的姓名、床号,可这时老人语言重复,不能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名字和床号,只是用手指了指护士站对面的房间。陈莎莎留了心,更仔细地一边询问老人,一边查看老人的手腕带。最后发现原来是神经外科的病人走错了楼层。
陈莎莎马上与神经外科联系沟通,老人的家属很快就出现在了肝胆胰甲乳外科病区。他们首先向陈莎莎表示了感谢,之后道明了原因。原来,老人以前出过车祸,脑部动了手术,再加上老人年纪大,后来脑子就不大灵光。这次住院,老人对我院新大楼感到新鲜,就趁家人聊天时,跑出来逛了一圈,不想回去时搞错了楼层。
顺利找到了家属,陈莎莎还是细心的又跟老人叮嘱几句,随后老人家属把他带回了神经外科病房。这一次多亏手上的腕带才让老人这么快就找到了“家”。
可见腕带在患者身份识别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上面有患者的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及其他医疗特别要求的信息。但是很多患者对住院进行佩戴腕带还是有一定不理解,常有患者询问护士或者医生,“腕带能不能不戴啊?”、“这个带子能不能带宽松点啊?我想拿掉的时候方便一点。”这些行为其实都是不规范的。
在医院里,护士及医生的任何操作中,核对腕带信息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它能帮助医护人员有效地防止错误识别病人引发的医疗事故,大大提高医护人员在诊疗关键流程中识别患者的准确性,对提高护理安全非常重要。因此,加强住院患者的健康宣教,提高腕带佩戴的依从性,确保住院患者腕带佩戴率为100%,这是我们一直坚守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