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成功实施首例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为许多长期进行静脉输液导致静脉不畅的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同时也标志着我院静脉治疗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
其实,早在2009年我院便成功开展PICC置管术,但过去置管主要依靠护士技术的娴熟程度进行盲穿,在临床运用中偶尔会遇到个别“难题”。而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可直观地显示血管解剖结构,实时引导、全程可见、损伤小、定位准、大大提高了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
前不久,我院肝胆胰甲乳外科成功为一名56岁男性胰腺恶性肿瘤术后患者施行B超引导下PICC置管术。由于长期的治疗,频繁地穿刺,患者的血管已被严重破坏,难以找到合适血管进行传统的PICC置管。 综合考虑,我院对其实施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超声引导和塞丁格尔穿刺技术,整个穿刺过程非常顺利。
“对于临床中常见到的肥胖、水肿、反复化疗、静脉血管条件差的患者,新开展的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我院护理部主任张迎伟说,同时穿刺置管部位由肘下移至肘上,可明显的降低静脉炎、感染、血栓形成、导管移位或脱出等并发症,也能减轻盲穿带来的痛苦,患者舒适感明显增加。
此项技术的开展,不仅解决了血管条件差患者的输液难题,降低药物对血管的刺激,也为护理人员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地输液途径,同时为长期化疗,输液以及需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提供了福音,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患者的外周静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