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医院新闻
护理天地
员工心声
医共体动态
>>医院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硬气了:下肢静动脉血栓,我们骨科能治!!

2018年09月18日 3300199次

下肢静动脉血栓是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外周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下肢水肿、疼痛,最危险的并发症为血栓脱落导致的肺动脉栓塞,尤其是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可导致病人急性猝死。医生遇到此类病人往往都是心急如焚,但家属总是一脸懵逼,这人就是脚痛啊,怎么就要进行手术治疗了??

别说,过去遇到这病,我院的医生也是直摇头,挥一挥手让病人赶紧往上级医院奔吧。因为那个时候我院在外周血管疾病治疗方面处于空白状态,医生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过,这种窘迫的现象,在今年年初就被打破。我院骨科派年青骨干医师去浙大一院进修学习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挑起了大梁。新技术的开展,也切实为我县患者带来新的治疗体验。

现年78岁的杨大爷,因脚痛无法下地行走来院就诊。因不清楚病因,家人就先给他挂了疼痛科进行就诊。疼痛科医生为杨大爷做了检查,超声提示:右侧股浅、腘动脉及胫前、胫后动脉闭塞(栓子形成 )。看到这一情况,疼痛科医生立即与骨科医生梅海博取得联系,梅医生随即将其收住入院。

入院后,梅海博详细询问了病人的病史。据家属说,杨大爷下午还在走路,突然说自己右腿麻木、疼痛,疼痛呈持续性,随后疼痛贯穿整个下肢,导致无法行走,于是家属将杨大爷带来我院就诊。

通过查体,梅医生发现其右足皮温减低,花斑状,苍白、紫绀相间,浅感觉减退,同时结合辅助检查结果。“下肢静动脉血栓”立马显现在他的脑中,意识到情况凶险且危急,告知家属需要马上进行急诊手术。家属都感觉不可思议,强调说:“他下午还在走路啊,怎么这会儿就要手术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下肢动脉血栓,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如不及时治疗,有行截肢手术和猝死的可能性,危害较大。

而此时的杨大爷发生疼痛已经长达10多个小时,再不手术就晚了。通过有效的沟通,患者家属同意手术。梅医生立即为杨大爷进行急诊手术——DSA下切开探查取栓术。一场生死时速的救治此刻正在上演。

术中,梅医生以杨大爷右腹股沟中线为切点,纵行切开10cm,逐层切开,找到动脉血栓点,充盈球囊,应用取栓导管回拉,抽出闭塞段内血栓,长约60cm。多次探查后,回拉无血栓,复查造影,左下肢血流通畅,术后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可触及。最后,动脉切口及创面止血后未见活动性渗血,冲洗创口,逐层缝合切口。手术非常成功。

术后第一日,杨大爷右大腿、右小腿皮温逐渐增高,腘动脉也已搏动有力,但因术前缺血时间过长,右足皮温仍低,足背动脉未及,趾端血运仍欠佳,梅海博医生继续加强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继续预防感染,密切观察伤口及血运状况,警惕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发生。术后第二日,杨大爷趾端血运也恢复正常。在骨科治疗仅短短十天左右,杨大爷已能自行床上翻身活动,家属也松了口气。

骨科现为医院重点学科,专业技术水平已达三级甲等医院标准。近几年,随着浙大一院专家的入驻,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脊柱、关节及创伤领域的治疗水平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同时,在科主任徐台锋的带领下,骨科更是大胆启用年青医生,着手培养阶梯性人才,使团队技术力量更上一层楼。数年来,骨科开展了不少新技术、新项目,使骨科患者得到及时和规范的治疗,缩短住院时间,及早康复。

据了解,梅海博医生在骨科开展下肢动静脉血栓DSA下取栓术已有一年余,治疗过的患者均取得不错的效果,这项技术在骨科更是独树一帜。而这位梅医生今年才30岁,大家都亲切的称其为小梅,是位名副其实的年轻有为的医生。


梅海博医生查房时

抽出的闭塞段血栓


(通讯员:何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