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医院新闻
护理天地
员工心声
医共体动态
>>医院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夺命”梭子蟹——三门一大叔被“咬”后,目前仍在治疗当中……

2024年08月22日 1748201次

海鲜,作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不仅口感鲜美,还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

然而,海鲜中也可能暗藏杀机……

#夺命创伤性弧菌#

image.png

近日,60岁的李先生(化名)因处理梭子蟹时右小腿不慎被戳伤,伤口不大,一开始也只是出现红肿疼痛,他也就没在意。没想到,三天后,李先生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出现发热、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家人见状,立即将其送往我院急诊进行诊治。

image.png

李先生到达医院后,急诊科主任罗立强医生迅速对其进行了检查。此时,李先生的体温仍继续升高,血压明显下降,发生了休克。罗主任详细询问了病史,并结合李先生的症状,初步判断这是由创伤弧菌感染引起的脓毒性休克。
鉴于病情的严重性,罗主任建议立即将李先生转入ICU进行抗休克治疗和密切监护。后续对李先生伤口分泌物的培养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医生的判断:创伤弧菌感染。目前,李先生病情较重,仍在治疗当中……

image.png






罗立强主任表示,
一般情况下,
创伤弧菌感染的发生概率较小,
一旦发生感染,发病很快,
48小时内死亡率可超过50%。




image.png


什么是创伤性弧菌

创伤弧菌是一种栖息于海洋中的革兰氏阴性的嗜盐性弧菌,人一旦感染,起病急、进展凶猛,救治困难,一般会在48小时内出现休克,皮肤肌肉坏死、脓毒血症。如不及时正确治疗,大多数患者会因脓毒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因此它被称为“海洋中的无声杀手”。

它有哪些症状

创伤弧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最常见的两种是伤口感染和原发性败血病。

●伤口感染:表现为局部皮肤、肌肉坏死,可迅速发展为继发性脓毒症,甚至危及生命。感染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疼痛、溃烂等症状。

原发性败血病:常见于生食贝类海鲜后,细菌通过消化道入血,继发脓毒症。主要表现包括急性发热、寒战、休克和典型血性大疱样皮损。水疱进展迅速,数小时内可累及整个下肢乃至躯干。患者多于48小时内进展为脓毒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超过50%。

image.png

“海鲜在我们的餐桌上很常见,我们处理时也会有被海鲜割伤、钳伤的情况发生。很多老百姓都是用水冲一冲,拿创可贴包一包就觉得没事了。”罗立强主任说,其实小伤口处理不好就会带来大麻烦,这些海鲜可能携带创伤弧菌,细菌通过伤口直接进入人体,引发感染。



被海鲜刺伤如何正确处理

罗立强主任介绍,如果被海洋生物扎伤,建议及时用肥皂水、酒精等液体冲洗创口以作消毒处理,如果后续出现浮肿、疼痛等不适症状,需及时前往医院治疗,控制病情进展。

image.png

最后,罗立强主任强调,创伤弧菌感染尽管发病率低,但死亡率很高,我们应该积极预防,不可掉以轻心。并提醒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一些看似微小的伤害,但正是这些不经意的小伤,有时却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


搜索

本文专家
image.png

罗立强  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

擅长:各种危急症的识别和急救。



(通讯员:张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