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医院新闻
护理天地
员工心声
医共体动态
>>医院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心肌梗死,年轻为何也中招?

2025年01月02日 725304次

36岁男子心梗,生活习惯藏隐患

心肌梗死,年轻为何也中招?

心血管内科医生揭谜团……

image.png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心肌梗死是老年病,然而近年来,它却将“魔掌”伸向了年轻人。熬夜刷剧、久坐不动、过度劳累、压力爆棚、抽烟酗酒……这些不良生活习惯,正一步步为年轻人的心梗埋下隐患。

image.png

上周五下午,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接急诊通知有心梗病人。值班医生迅速反应,在看到患者心电图的第一时间联系导管室,告知有极高危心梗病人,请准备急诊手术。
急诊室里,36岁的小胡(化名)面容扭曲,大汗淋漓,手攥胸口痛苦呻吟。病情凶险,医生迅速通过患者同事联系到家属,与其家属沟通取得同意后,火速将小胡转运至导管室,介入团队早已严阵以待……
image.png
消毒、铺巾、局部麻醉,穿刺桡动脉......经邵云飞主任及郑乾医师主刀,成功从他的前降支血管抽吸出血栓,抓住了此次心梗的“元凶”,并将球囊导管送至堵塞处,扩张、撑开血管,患者,血流如久旱逢甘霖般重新涌过。

image.png

术后,小胡平稳回到病房,心电图较前明显好转,经过心血管内科医生的悉心治疗,小胡现已经平安出院。
高强度工作
靠吸烟“提神醒脑”

小胡在我县从事快递工作,虽然收入还可以,但平时工作非常忙,压力大,经常需要熬夜,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下,小胡经常靠香烟给自己“提神醒脑”。在心梗发作前一晚,他通宵工作未眠。事后,小胡表示,感谢三门医院急诊室和心内科的医护人员,他才有机会捡回这条命,自己也准备辞去工作,回家好好休息,以后也会更加注重生活习惯。

年纪轻轻怎么会突然得了心梗

这些小事埋祸根

在此之前,小胡根本没想过“健康”的自己会突然倒下。年纪轻轻,身体没出过啥问题,更没有冠心病史,怎么突然就中了心梗这个“大招”呢?实际上,作息不规律、长期熬夜、劳累过度、高压力状态、情绪波动大、久坐不运动......这些生活中看似平常的事情,都可能增加心梗的风险。正常人尚且不能如此“造”,更别提那些身体本来就不够好的,比如肥胖、抽烟、喝酒、高血糖、高血压、高尿酸的人群,则更容易被心梗找上门。
心梗的发生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里早已埋下“伏笔”。


年轻人发生心梗,往往更为凶险

医生表示

我国发生心梗的平均年龄为62岁,但近几年来,45岁以下的中青年群体心梗发病率逐年上升,而年轻人发生心梗,情况往往比老年人更为凶险!
1


症状突发

老年人的心梗常常存在多支血管病变,容易引发心绞痛,但也因此可以作为心梗发生前一个较为明显的警示症状。年轻人心梗,通常有别于多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管闭塞,多是由很多因素导致患者出现高凝状态形成急性血栓,致使血管闭塞,从而发生心肌梗死。
2


无“备用血管”

由于老年人的血管就像陈旧的水管一样锈迹斑斑,容易造成心肌缺血,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心脏会建立起血管的侧支循环,也就是在主要血管旁边长出像“小树枝”一样的侧支血管,进行自我保护,维持血氧的供给。年轻人的心梗来得突然,心脏血管还没来得及长出“小树枝”,就突然被堵塞了,因此更容易造成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凶险的情况。


image.png
●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不要觉得自己年轻不可能心梗,一旦发生胸痛,且长时间不缓解,不要有侥幸心理,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不要自行开车去医院
自行开车一旦途中病情加重或发生猝死则无法及时应对,还可能增加事故发生几率。
●不听医嘱,犹犹豫豫
医生确诊患者为心梗,并建议进一步治疗时,别犹豫,别想着再观察观察,要相信医生的判断,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通讯员:冯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