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蛇虫类也进入了活跃期。我们在户外活动时,难免会遇到这些“不速之客”。在此,温馨提醒市民们,切勿逞“勇士”之勇,与它们“摩拳擦掌”。
前不久,骨一科病房收治了一名蛇咬伤的大爷。73岁的张大爷在割草时,不幸与一条毒蛇“狭路相逢”。张大爷年轻时有抓蛇的经验,于是决定大展身手制服它。然而,不幸的是,他失手被毒蛇咬伤了手指。张大爷立即下山,找到河流冲洗伤口后往家里赶。但在回家途中,他变感到无力、冒冷汗。张大爷的妻子见状,立即用绳子为他扎住上段手指,并将他送往我院急诊治疗。
急诊科医生为张大爷注射了“抗蛇毒血清针”等治疗后,将他收住骨一科进一步治疗。主管医师叶喜刚副主任医师查体发现,张大爷右手拇指指尖有三角咬痕,右拇指青紫肿胀明显,发黑面积增大,右手、右前臂也肿胀明显。叶主任认为患者肢体肿胀严重,建议手术减压。手术中,叶主任切除了张大爷发黑坏死的组织,并冲洗了伤口。
蛇类中有不少都有毒,一旦处置不及时,毒素扩散将非常危险。因此,户外活动时务必注意防蛇,应科学处置,并尽快赶往医院。
那么,如何防蛇呢?俗话说“打草惊蛇”,大家在山上、草丛里行走时,可以提前用棍子敲打一下路边的草丛、树林等,蛇类警觉性很高,听到动静就会溜走。此外,在户外尽量穿长袖长裤,减少裸露在外的皮肤,以防被咬。
如果不幸被蛇咬伤,第一时间要用清水冲洗伤口,然后立刻前往医院。切记!尽量减少活动,乱动容易加速蛇毒扩散。不要胡乱包扎伤口,包扎错误不仅耽误时间,还可能妨碍后续治疗,甚至可能导致患者远端皮肤缺血坏死。如果被咬的是手指,要第一时间将手上的饰品如戒指等摘下来,以免手指肿胀后难以取下。
尽量记住蛇的基本形态和颜色,特别是蛇体、蛇头,最好能拍下蛇的照片,以便医生判断蛇的品种,进行针对性治疗。注意!民间流传的用嘴吸、用火烤伤口,甚至将伤患部位直接切除等方法都是错误的,一定不要效仿。
(通讯员:柳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