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体检中心
健康园地
禁烟专栏
>>健康园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资讯 > 健康园地

忽冷忽热,这些“春病”都和温差有关

2025年03月25日 10560次
每年春天,由于气温变化无常,“乱穿衣”也成为一道特有的街景,网友调侃:棉袄、短袖齐飞。


据中国天气,本周升温后将迎来剧烈降温。忽冷忽热的气候,各种“春病”也随之而来。如果没做好保暖,反而可能比冬天更容易生病。


在春季,我国南方地区通常属于阴雨绵绵,重点要防以下几种病:


1.流感

由于南方春季气温普遍高于北方,而且大部分地区冬季不下雪,气温稍有回升,细菌、病毒等就会大量繁殖。因此,出现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风险更高。


尽管南方不用特别“春捂”,但衣服也不能脱得太快,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2.皮肤病

开春后南方雨水开始增多,可能出现持续潮湿,这种湿热天气,既为真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也为皮肤真菌感染提供了温床,如脚气、手癣、头癣等。


建议勤换衣物、鞋袜,勤洗澡,保持体表皮肤的干爽洁净,必要时可使用抽湿器等降低空气湿度。


3.骨关节病

与北方不同,南方春季大多阴雨连绵,而湿冷恰恰是骨关节病的诱因。对于老年人来说,冬季注重保暖,但开春却容易疏忽,造成骨关节病复发或加重。


气温乱窜的春天,怎么穿衣?

春天不要急着减衣,“春捂”是必要的,但也不能盲目,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春捂”要看温度定

如果日平均气温在15℃以下,或日夜温差大于8℃,最好不要脱棉衣;中午气温在10°C以上时可适当减衣。


出现“倒春寒”时,一定要“捂”好背、腹、脚等部位。连续几天日最高气温都在20°C以上时,就没必要“捂”了。


穿衣遵循“上薄下厚”

应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穿衣遵循上薄下厚的原则,因为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身差。


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5°C~18°C,增减衣服要一件一件地减,被褥也不应该马上减薄。


衣服首选保暖、透气材质

衣料选择以保暖透气为原则,以天然织物如纯棉、丝绸、亚麻的料子为主,可减少春天皮肤敏感出现的干燥、瘙痒等症状。


此外,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使血流加快,心脏搏出量增加,对心脑血管有益。



内容来自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