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是比较严重的外伤,疼痛剧烈,因此骨上附着的肌肉会发生痉挛性收缩,或因为肢体本身的重量作用以及原来的重力作用,导致骨折断端错位移开。因为骨折的愈合需要较长的时间,就必须借用外部的固定物来维持骨折复位后的正确位置,防止它再移位,而常用的外固定物就是石膏绷带。石膏绷带是用熟石膏的细粉末撒在特制的纱布绷带上卷曲而成。使用时把石膏绷带浸入水中,无水硫酸钙吸水后逐渐变得十分坚固,能够对骨折起到有效的外固定作用。在石膏末硬固时,医生就可按骨折部位迅速将石膏塑型,包扎好。
又是一个忙碌的中午班,我们奔波于更换盐水瓶和接收术后患者之间。
“报告!”我们搁下手中的活,两位穿着迷彩服的军人站在我们面前,一个表情严肃,一个痛苦不堪,“您好,我们战士受伤了,急诊医生告诉我们需要来你们科室打石膏。”
“好的,我们马上为你们呼叫值班医生。”我马上拿起手边的电话。“请你们在旁边的凳子坐会儿,医生马上出来。” 受伤的军人左前臂是用小夹板固定的,我没有忍住,好奇的问:“你们也有学过小夹板固定吗?”“是的,我们还专门学习了三个月呢!”旁边的军人回答我。
方丹医生从值班室出来,接过患者手中的片子,告诉患者先把石膏打上,再需要拍个片子,如果手法复位的位置好就继续石膏托外固定,位置不好就需要手术治疗。军人表示理解。
方医生开始为患者骨折处手法复位,卢晓医生配合着。
从手法复位到石膏托外固定,全程并没有一声撕心裂肺的嚎叫声,只看到军人咬着牙,紧闭着双眼,“狰狞”的表情。
在骨科,有好多来我们科室因为骨折来打石膏的患者,有小至幼儿园的小朋友,老至白发婆娑的老人,打石膏时的场景常常让本安静的病房热闹起来,可想而知手法复位对骨折的患者来说是多么痛苦不堪。而今天是那么安静,难道是方医生学会了无痛式手法复位法?只听见方医生不由地感慨:“当兵的就是不一样。”陪伴着的军人坚定地告诉我们:“咱们经历了那么多,这点痛算什么,我们可是要保卫国家的!”
有人赞美我们医护人员,认为医护人员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而我要赞美军人,认为他们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我没有华丽的词语来形容军人,没有动听的歌来赞美军人,也没有珍贵的礼物来送给军人,我有的只是一种朴实的橄榄情怀,一个普通人对军人的真诚尊敬。

(通讯员:柳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