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医生,在B超室专给人检查的那种。褪掉那些光环和污名,我和你一样,只是个上班族—没有主旋律式的爱心,也没有电视剧里那样的黑心,在日复一日的琐碎里寻找自己的价值。
6点30分,闹钟响,睡眼惺忪地刷牙洗漱,然后一边往嘴里塞早点,一边奔向上班路。
8点00分,准时开工,候诊的患者已排起了长队,幻想这要是饭馆,每天这么多客人,我早就该发财了吧。
9点10分,两个七老八十的患者为争先吵了起来。司空见惯的事,接诊台轻易解决了争端。老大爷吵架的时候可看不出来是需要坐轮椅的人。
9点40分,检查的患者达到了高峰,有些人坐不住了,找种种理由要求优先,年龄大的要优先,体弱病重的要优先,孩子饿了要优先,憋尿急的要优先,回病房要输液的要优先,外地路远的要优先,谁谁的关系要优先……等等,接诊台开始有些混乱,人人都像一堆干柴,如果此时谁加队,一场争吵不可避免,一触即燃,检查室的医生也忙的不抬头,全神贯注,生怕遗漏什么。
就这样,一刻不停的忙到11点30分,松口气的同时,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厕所,然后返回办公室喝口水润润口,休息时间到了,眼睛酸涩,心里突然有些不安,要是我倦怠不堪犯错了怎么办?闹事的患者和起哄的媒体可不管医生有什么苦衷,我做的也只有尽力而为罢了。
下午1点30分,工作准点开始,看着满满一走廊的患者,心里还是有些发毛。
2点,患者逐渐不耐烦了,开始抱怨医生偷懒或检查的太慢,刚工作的时候我会去解释:洋人的预约等待时间用星期来计,检查用小时来计,国内用天来计、零预约的时间已很快,医生已经很努力。可当我发现这种怨气一年365天每天都有,抱怨的人们也只想争先,对真相并不感兴趣的时候,我就能像现在这样把抱怨当环境噪音来无视了。
3点,一位患者进了诊室,表情恬淡地和我打了招呼。检查结果不太妙,我回答了他的问题,强烈建议进一步检查。他表示了感谢,顺手把检查用下的废纸扔进了垃圾桶。这么一位不急不慢、随手关门、不乱扔垃圾、且预知结果不好却依然和蔼的表示感谢的老者,突然就消解了我一天的辛苦和烦躁,他一定是上帝派来慰问我的,一定。
5点,今天的战斗结束了,带着老者给我的平和心情踏上下班路。
7点,翻书,上网。医师有很多考试要参加,有很多新知识需要更新,真是活到老、学到老。
11点,睡觉,明天又要值班了,管他呢,今天至少可以睡个好觉,手机放在枕边,24小时开机,但愿今晚没有紧急事件召集我去救人,这样我就可以睡到闹铃响了。

(通讯员:柯林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