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月27日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下面为大家普及一下麻风病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麻风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是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之一。主要侵犯皮肤、周围神经、上呼吸道黏膜和眼睛等组织。麻风病的潜伏期较长,通常为3-5年,最长可达10年以上。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眼、面、手、足的畸残。
二、麻风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吸入或长期密切的皮肤接触传播。
三、麻风病的传染源是什么?
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是唯一已知传染源。
四、麻风病的传染性如何?
麻风病传染性较弱, 99%以上的人对麻风杆菌都有自然免疫力,即使感染了麻风杆菌也不会发病,只有少数易感者才会发病。
五、麻风病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麻风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早期主要是皮肤上出现不痛不痒的浅色或红色斑片,如不能早期发现和治疗,病期长时皮肤多伴有感觉减退或丧失,病情逐渐发展后可以出现兔眼、歪嘴、爪形手、垂足、足底溃疡等畸残。
六、怀疑患麻风病,应该去哪里就诊?
如果怀疑自己得了麻风病,应该主动去当地皮肤病防治院(所、站)、疾控中心或综合性医院皮肤科就诊和咨询。
七、麻风病人需要隔离治疗吗?
目前主张麻风病人在社会治疗,不需要隔离。因为病人只要服上一个星期的药,体内的细菌就可被杀死95%以上,基本上失去了传染性。
患者治疗期间能过正常的生活,不影响上学、工作和各种社会活动。
八、麻风病可以治愈吗?
麻风病早诊早治可避免畸残,规范治疗可完全治愈。目前我国对麻风病的诊断和治疗实行免费,由国家免费提供联合化疗药物。
九、怎样预防麻风病?
密切接触活动性麻风病患者时戴口罩、接触后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等可以减少患麻风病的危险。
九、怎样预防麻风病?
密切接触活动性麻风病患者时戴口罩、接触后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等可以减少患麻风病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