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听力健康 从日常生活开始
2019年3月3日,是第二十个全国“爱耳日”,也是国际爱耳日。2019年全国爱耳日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落实国家救助政策。
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有听力残疾2780万人,其中0-6岁听力残疾儿童约有13.7万人,每年新生听障儿童2-3万人。听力障碍可影响人的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发展,给自身、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所以要重视保护耳朵,我们平时的一些用耳习惯,都影响着听力健康,有些甚至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那么日常生活中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的听力呢?
1. 过量饮酒
长期无节制饮酒会产生慢性酒精中毒,导致听力器官衰退,可能发展为神经性耳聋。所以,建议适量饮酒。
2. 长期吸烟
吸烟可以使血氧浓度下降,而内耳毛细胞又是一种对氧极其敏感的细胞,所以缺氧会对毛细胞造成损害引起听力下降。吸烟也会造成小血管痉挛、黏度增加,使供应内耳的微动脉发生硬化,造成内耳供血不足,直接影响听力,严重的可直接造成耳聋。
3. 过度摄取咖啡因
过度摄取咖啡因,容易导致耳鸣、耳痛等症状,长期如此会增加听力下降的几率。
4. 长期戴耳机
许多年轻人喜欢戴耳机听音乐、习惯音量听热门歌曲、常到舞厅跳舞等。长期使用耳机听音乐或在噪音大的环境,时间长了会引起听力减退,甚至导致噪音性耳聋。建议不要过多使用耳机,如果戴耳机,音量尽量不要超出其最高音量的60%,听的时间也不要超过1小时。
5. 不做防噪措施
长期在噪音比较大的环境里,对听力有很大的损害,甚至导致失聪。如果是职业需要,应每天做好防噪声的准备措施。
6. 经常掏耳垢
耳垢就好像是耳朵里的湿润剂,具有抗菌功能,同时将灰尘、虫子等挡在外面。常用耳勺、棉签掏耳垢,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引起感染,还可能弄坏耳膜,亦会把细菌和耳垢推向更深处,影响听力。耳道奇痒难受时,可以用棉签沾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擦耳道,亦可内服维生素B、C和鱼肝油。
7. 不注意用耳卫生
经常保持耳朵清洁,可以避免各种耳部炎症,例如中耳炎、耳道炎等。平时游泳后注意擦干耳朵,掏耳时候注意不要使耳朵破损,这样都可以有效地避免耳炎发生。
8. 工作压力过大
用脑过度,缺乏休息,工作过量过大,易引发耳鸣及眩晕症,故应注意劳逸结合。
9. 耳毒性药物使用不当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对听力有损害。长时间及过量使用会造成药物性耳聋。药物性耳聋应以预防为主,对有家族性中毒史和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应禁用耳毒性药物。婴幼儿、妊娠期妇女、老年人对耳毒性药物同样敏感,应该禁用,必须使用时也应慎重。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发现耳中毒症状,如头晕、耳鸣、听力减退、平衡障碍等,应立即停药。此外,最好定期检测听力情况。
日常生活中,除了避免上述因素外,还应该预防和治疗影响听力的全身性疾
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此外还要保持情绪稳定、心胸开阔。经常做一些听力自我保健按摩如鸣天鼓、弹耳廓等。针对老年人,建议定期做听力检查,一旦发现听力问题及早干预。
护耳还可在饮食上下功夫,如多吃新鲜绿叶蔬菜和黑芝麻、核桃、花生等,这些食物含维生素C、E较多,能改善末梢血流量,从而保护耳朵。保持耳部小血管的正常微循环则可多吃黑木耳和韭菜。此外,中医专家推荐保护耳朵的膳食:(1)木耳瘦肉汤:取黑木耳30克、瘦猪肉100克、生姜3片,加水适量,文火炖煮30分钟。(2)莲肉红枣扁豆粥:取莲子肉10克、红枣10枚、白扁豆15克、粳米100克,加水常法煮粥。
让我们一起提高护耳意识,科学用耳,促进听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