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医院新闻
护理天地
员工心声
医共体动态
>>医院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优秀医师映初心】何元明——急诊科的“元气大叔”

2019年10月11日 5754719次

在急诊科,有这样一位元气满满又不失幽默的“帅锅”,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很温文尔雅,忒有亲切感。九分裤+白色帆布鞋是他的标志性装束;一副金丝眼镜配上白皙的皮肤,学者风范十足。下面就跟着笔者走进这位县优秀医生何元明,了解背后那些不为人熟知的急诊故事……


“人生百态”尽在急诊科

image.png

笔者:你好,何主任。听说你从医30年,在急诊科一待就是20年,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急诊,你会用哪个词?

何元明:人生百态,五味杂陈吧!

笔者:为什么这么说?

何元明:呵呵,你如果来急诊科待上一个星期,你就知道了,什么叫“五味杂陈了”。一到节假日、周末,尤其到了晚上,你到急诊科一转,最刺鼻、最浓烈的可不是药水的味道,而是高烈浓度的酒味。一到节假日,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喝点小酒,这一喝就喝兴致了,难免要喝倒几位,送到急诊时一般都不省人事了,冷不防地还要吐了一地。好了,各种白、红、黄色以及混搭酒味聚集齐全了,整个急诊就会变成酒精馆,闻一闻就能醉倒。在此还是不得不多说几句,提醒大众,小酒怡情,喝多了就真的伤身了。适当节制,为了您的健康。

笔者:哈,您真幽默!您说的五味原来是酒味啊?

何元明:那倒不是!活了半辈子了,准确的说,应该是人生无常,事事难料吧!

笔者:能否具体展开说一下?

何元明:53岁了,到了知天命的年龄越发觉得活着就是最幸福和幸运的事。但是被送进急诊科的人往往就不那么幸运了,也让你真真切切感受着什么叫天灾人祸,事事无常,遇上车祸的、食物中毒的、打架斗殴的等等,急诊科每天都在上演着生死时速,无数次遇到过我们在生死一线间救回生命的那刻,病人家属那份悲喜交加的温暖画面;还有很多时候则是无能为力,医生是人而不是神,当你在挥汗如雨、在全科甚至动了全院的力量,抢救了几个小时仍无法阻止一条生命离去的时候,除了你自身的一种深深的无力,还有带给死者家属那份无言的痛。记得我曾亲眼目睹了一个不到2岁的穿着红裙子的小女孩,送进来时还是扎着两根小辫子,手里还拽着一个小娃娃,从四楼掉下来的…最后还是走了。

笔者:听着您描述的一幕幕,您对生命“无常”的感触来得比旁人更要深刻;那么作为医者,如何去调整心态,如何马上收拾好情绪进入下一轮急救状态。

何元明:要永远保持着对工作那份敬畏,不忘作为医者的初心,要永远对工作充满激情,分分秒秒随时准备投入‘战斗’!当你在投入工作的那一刻,就要忘记自己和所有的杂念,你唯一的信念就是要赢过死神,赛过死神。


治疗还要治心

image.png

笔者:何主任,业界有句很有名的话叫: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你怎么来理解这句话?

何元明:这么说吧,我跟你举个例子。有次,有个姑娘被送进急诊科,是割腕自杀的,一问原因是小姑娘和她男朋友吵架后一气之下做出的过激行为。送进医院的时候,姑娘的情绪还是比较激动,这个时候最担心的就是她不配合治疗。

笔者:那碰到这种情况的话,您一般会怎么做?

何元明:一边给她缝针,一边要察言观色,想办法分散她的注意力,发挥“侃”和“碎碎念”的功力。尽量使气氛轻松些,尽量让姑娘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

记者:那您跟那位姑娘说了什么?最后姑娘怎么样了呢?

何元明:说了什么可不能跟你说。总之,聊到她嘴角微微的露出笑容。最后姑娘出院时,还跟我说了“三声”谢谢,哈哈哈。

笔者:这诚挚的感谢估计不仅是对您治疗技术的感谢,更是对个人治心方法的肯定,看来您还是位心理专家。那您是不是还专门进修过心理学?

何元明:那倒没有!这也是源于生活的积累,还要有一颗不断进取学习的心。除了专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新时代新气象最好方方面面都能了解点,也要跟进年轻人的步子,别让自己OUT了。来医院看病的人也是形形色色,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多学一点,多看一些,也是便于在治疗过程中与他们进行更好的交流,真正能帮助到他们。

笔者:听说同事们还封了您 “百事通”的美名。

何元明:哈哈哈,也算不上什么百事通!科里我年纪最大,他们有家庭问题、孩子教育问题喜欢找我说道说道,我一向都是个乐天派,跟我唠叨唠叨,我就帮他们分析分析,其实也帮不上什么忙,他们只要说出来心里也就舒坦了。


关键时刻必须要决断

image.png

笔者:可以用一句话来评判下何元明的工作状态吗?

同事(女):时而风趣幽默,时而严肃认真。当然这变化取决于实际工作状态。

笔者:有具体的例子吗?

同事(女):有次急诊科接到通知,马上有一个多发伤的患者入院进行抢救。接到通知后的他,就会从温文尔雅的“气质男”瞬间转变成战场上发号施令的“将军”。那一脸严肃的表情告诉大家必须全力以赴。他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大家进行各项急救措施,包括熟练地插管技术及转运前的准备工作在出发前都会和在场医护人员再次确认,争分夺秒地为患者赢得最佳治疗时间,直到看着患者安全的进入手术室。他的眼角和嘴角总会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开心。当然,在急诊室工作几十年的他,果敢的处理患者,能成功救治急诊患者,都是他这几十年日积月累的结果。

尾语:在何“帅锅”的指挥下,大家一次次成功地完成任务,同事说:每次结束后他总会来一句:谢谢大家的配合辛苦大家啦!然后大家总是会心的一笑,这个笑里包含着他们太多的情感!有同事间的信任、默契、配合、并肩作战,更是对他个人的关键时刻的决断及专业、技术的发自内心的肯定和赞许。


(通讯员:陈海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