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肺结核,牢记这5点
3月24日
是第27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今年的宣传口号是
“生命至上 全民行动 共享健康 终结结核”。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指出:
估算全球结核潜伏感染人群接近20亿。
2019年,全球新发996万例结核病患者,近几年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
结核病仍是全球前10位死因之一,同时自2007年以来一直位居单一传染性疾病死因之首。
中国是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估算我国2019年新发结核病患者83.3万例,仅次于印度、印尼,居全球第三位,患者数占全球的8.4%。
结核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结核病可以发生在除了头发和指甲外的任何器官。
肺结核不治疗时几乎不能自愈,肺部病变吸收愈合十分缓慢、反复恶化和播散,病程迁延,形成空洞及纤维化,当病变累及血管时会引发咯血,对肺组织和肺功能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死亡。
如果患者接受规范科学的抗结核治疗,也至少6个月才可治好。
一旦治疗不规律,常导致治疗失败甚至变成耐药肺结核。
耐药肺结核的疗程长、医疗费用高、治愈率低、病死率高,而且传播耐药结核菌。
肺结核主要经呼吸道传播,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周围人群吸入带菌飞沫即可能受到传染。
在人口密集的学校、工厂等场所,常因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发现不及时导致结核传播和聚集性发病。
关于肺结核,你真的了解吗?
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结核病又叫“痨病”,由结核杆菌引起,主要侵害人体肺部,发生肺结核。
肺结核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在第2位。
得了肺结核如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很容易发生传播。
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发病。
与肺结核病人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学习的人都是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有可能感染结核菌,应及时到医院去检查排除。
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尘肺病人、老年人等都是容易发病的人群,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
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
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是咳嗽、咳痰,如果这些症状持续2周以上,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医院看病。
肺结核还会伴有痰中带血、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县(区、旗)、地市、省(区、市)等区域均设有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
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应避让他人、遮掩口鼻。
肺结核病人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
肺结核病人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应当佩戴口罩。
居家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应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肺结核可防可治。加强营养,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助于预防肺结核。
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
肺结核治疗全程为6-8个月,耐药肺结核治疗全程为18-24个月。
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都可以治愈。自己恢复健康,同时保护家人。
肺结核病人如果不规范治疗,容易产生耐药肺结核。
病人一旦耐药,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社会危害大
上一篇:远离猝死,平时做好这5点!
下一篇:老年人居家防跌倒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