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痛如刀割?请到疼痛科报到,一针止痛!
日前,三门县人民医院介入手术室内,还没下病床的林大伯(化名)露出了久违的笑容。70岁的林大伯没想到,让自己痛不欲生的带状疱疹神经痛,经浙一疼痛科专家彭志友副主任医师一个微创手术就成功止痛。
术后,林大伯自诉神经“通畅”了
疼痛立刻消失
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
它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在民间有很多俗称
如“缠腰龙”、“蛇串疮”、“盘头鲨”
林大伯一个多月前患上了头枕部带状疱疹,在医院行抗病毒治疗后,疱疹消退,但头枕部疱疹区域出现了神经痛。疱疹神经痛起来犹如刀割,林大伯痛到每天手捂着头,夜晚发作更是难熬,林大伯已经一个多月没睡过一个好觉。林大伯也曾口服药物进行止痛,但是效果不佳,药效过了感觉更痛了。
看着林大伯被疼痛折磨,家里人心里也十分难受,于是带着林大伯来到我院疼痛科就诊。接诊的医生是在我院下沉帮扶的浙一疼痛科专家彭志友副主任医师,经过查体后诊断其为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林大伯右侧头枕部可见
大量带状疱疹色素沉着伴有剧烈疼痛
入院后,彭志友决定为患者施行x射线引导下颈2神经脉冲射频微创手术。该手术要求十分精准,由于颈部存在多根大血管,稍有不慎容易引起出血,并且颈部神经分布复杂,手术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术前彭志友与我院疼痛科医生进行充分探讨,手术当天,在放射科的协助下,彭志友与我院疼痛科医生周鼎在X射线引导下,射频针精准定位在颈2背根神经的穿刺靶点,为林大伯实施了颈2神经脉冲射频微创手术。术后,林大伯就感觉疼痛消失了,不禁竖起大拇指。
彭志友副主任医师与周鼎医师正在治疗
在X线的引导下,射频针精准定位在颈2背根神经的穿刺靶点
射频针脉冲治疗中
彭志友表示,带状疱疹神经痛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引起的烧灼样、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或撕裂样疼痛,可以一种疼痛为主,也可以多样疼痛并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情感。长期精神紧张、疲劳;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高龄;患有器官移植、HIV感染、恶性肿瘤等免疫缺陷疾病等,都易感带状疱疹。尤其是头面部的带状疱疹,疱疹区域大或合并糖尿病等患者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概率大,并且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程越久,其疼痛越难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常见于单侧胸部、三叉神经(主要是眼支)或颈部。
尽早、足量、足疗程及联合治疗
药物治疗是基础,应使用有效剂量的推荐药物,药物有效缓解疼痛后应避免立即停药,仍要维持治疗至少2周,除了早期的抗病毒和营养神经治疗外,常用镇痛药物包括:普瑞巴林、加巴喷丁、度洛西汀、曲马多、利多卡因贴剂等等。药物联合微创介入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并减少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
疼痛科的优势在于微创介入治疗,可以更早低将疼痛控制,避免进一步发展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用于治疗PHN的微创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神经介入技术和神经调控技术。微创介入与药物联合应用治疗PHN可有效缓解疼痛,同时减少镇痛药物用量,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尤其是神经脉冲射频治疗,因为其几乎没有创伤,起效快,疗效确切,往往是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首选微创介入治疗。
“山海提升工程”助力三门医院疼痛科
快速发展
彭志友,浙大一院疼痛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青年学组委员。
专业特长: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治(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神经痛等)、颈肩腰腿痛的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膝关节痛、肩关节痛等)、晚期癌痛的管理。
科研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在SCI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上午、周四上午(新城院区)
张爱春,三门县人民医院疼痛科主任,主任医师。
学术任职:中国中西医结合癌痛组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疼痛分会委员、浙江冲击波学会医学教育与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疼痛科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疼痛分会微创学组委员、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台州市医疼痛学分会常务委员。
专业特长:颈椎病、肩周炎、肩袖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枕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癌症疼痛、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症等诊治及微创手术。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四上午(新城院区),周三上午(人民路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