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问诊就在“家门口”||人活一口“气”——麻醉科精准操作为介入手术撑起生命“航道”

患者动脉瘤一触即发
介入手术第一关遇麻醉困难
看我院麻醉科如何精准操作
为介入手术撑起生命“航道”
▲▼▲
前不久,60多岁的张女士(化名)在家中突然感到头颈部疼痛、左侧肢体麻木。一段时间后,症状没有好转,家人赶紧将张女士送至我院就诊。
结果头颅CT提示:动脉瘤破裂。动脉瘤就像个定时炸弹,第一次破裂死亡率大约35%,第二次破裂死亡率高达70%。看到这一结果,神经外科王端步副主任医师当即决定行手术治疗。
很快,我院神经外科团队根据张女士的情况并结合检查结果,决定为其行介入栓塞术治疗。麻醉科在接到通知后,也第一时间赶往了介入中心。近年来,介入手术在我院已经成熟开展,麻醉医生对此类手术的麻醉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可这一次,手术台上的张女士给他们出了一道“难题”,考验着他们的麻醉技术水平。
在介入中心,麻醉医生在术前评估气道时发现张女士存在小下颌、颞下颌关节病变,嘴巴仅能张开1指,且存在牙齿脱落、松动等情况,如果常规经口气管插管,不但喉镜无法正常置入,且可能导致仅剩的几颗牙齿脱落,这意味着常规的气管插管方法无法实施。
对于危重病人,时间就是生命,很快麻醉科主任向智勇赶到现场,指导麻醉工作。经过大家的仔细讨论后,决定对患者进行纤维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
为了尽量避免插管刺激导致血压的剧烈波动,顾医生先采用利多卡因鼻腔局部麻醉联合咽喉部表面麻醉,等麻醉起效后,由向智勇沿鼻腔置入纤维气管镜,检查发现声门暴露可,立即静脉注射镇静、镇痛等药物,使张女士迅速进入麻醉状态,紧接着向智勇插入气管导管,确定导管位置后妥善固定,麻醉成功。
整个过程,麻醉科团队配合默契,动作娴熟,轻松化解插管难题,撑起抢救生命的“航道”,为后续的手术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随后,神经外科王端步副主任医师娴熟地为张女士做了脑血管造影术。不出所料,造影显示左侧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囊性突起,大小约6*3mm。破裂的动脉瘤还在继续出血,一点点吞噬着患者的生命,王端步果断为张女士进行动脉瘤栓塞术。术后造影示左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显影好,动脉瘤不显影,手术宣告成功,历时仅短短75分钟。
及时有效地治疗,将张女士从鬼门关里拉回。目前,张女士精神良好,四肢活动可,已经出院回家进一步康复休养中。
几乎每一台手术都离不开麻醉,麻醉医生的工作并不只是给患者打一针就完事了。他们要通过繁多的监护参数,时刻监测着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生命体征波动较大时要及时处理,使机体处在一个安全的生理状态,才能确保一场手术的顺利开展。
近年来,在浙大一院麻醉科的帮扶指导下,我院麻醉科技术水平稳步提升,对各类疑难危重病人、困难气道的麻醉处理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众多高龄合并多科内科疾病的高难度手术成功实施麻醉与复苏。此次困难插管的完美解决是我院麻醉科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我院麻醉科也将继续秉承着“以人为本、关爱健康、敬业进取、追求卓越”的医院宗旨,竭诚为我县百姓提供更完善、更高质量的麻醉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