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骑40分钟动感单车,尿液竟变成“酱油”色
随着天气逐渐变暖
有不少人加入到健身行列
撸铁、瑜伽、动感单车
……
不过医生提醒,
锻炼健身要量力而行
剧烈运动后如尿液变成“酱油”色
警惕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同样是健身
为啥有人“中招”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横纹肌溶解症有哪些症状?
如何科学预防?
小叶今年26岁,是个爱美的姑娘。眼瞅着天气暖和起来,快到了穿漂亮裙子的季节,小叶为了双腿能够再瘦点,跟着朋友一起办了健身卡。第一天去健身房运动,没有热身、近期也没有锻炼习惯的小叶,上来就骑了40分钟的动感单车。
小叶健完身回家就感到全身乏力,尤其双大腿异常酸痛。她当时并未在意,以为是还没有适应运动强度,慢慢会缓解。直到半夜上厕所时发现尿液颜色变得跟“酱油”一样,这才慌了起来,赶紧在家人的陪伴下到医院就诊。
入院时肌酸激酶及肝功能指标
在医院急诊科,化验结果显示小叶的肌酸激酶“断崖式”升高,肌酸激酶是反应肌细胞损伤最敏感的指标,正常范围是40-200U/L,小叶的肌酸激酶竟然高达113450U/L,肝功能也高出了正常值的好多倍,马上邀请肾内科会诊。前来会诊的袁彬医师看了小叶的检查结果并了解病史后,考虑小叶因剧烈运动导致“横纹肌溶解征”,建议住院进一步诊治。
肌酸激酶指标治疗前后对比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对症治疗之后,小叶的尿液颜色慢慢变成了正常的颜色,肌肉酸痛也逐渐好转,各项指标也跟着下降了。出院时,肾内科医生再次跟小叶宣教,回家后要注意休息,多喝水,以后运动要适度,切忌运动过猛、过量。
为什么健个身,就横纹肌溶解了呢?
以后还能不能健身呢?
别急别急,我们首先了解一下
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横纹肌又名骨骼肌,大多跨越关节而附着于骨骼等部位。所谓的横纹肌溶解,并不是说横纹肌化成一滩水,而是横纹肌细胞发生损伤或受到刺激后,导致细胞内的肌红蛋白、肌球蛋白等大分子,钾离子等小分子物质,流入到细胞外液和血液,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综合征。说白了,就是肌红蛋白跑到血液里,跟随血液循环来到肾脏,跑到肾小管里就不动了,从而引起了尿液颜色的改变。
如果横纹肌溶解的情况严重,这种蛋白越积越多,会使肾小管阻塞,造成急性肾损伤。症状最为严重的如造成肾功能损伤甚至衰竭的病例,在临床上并不多见,这些往往需要做血液透析才能进行治疗。
肾内科医生表示,运动虽然有可能会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出现,但只要我们科学运动,就可以减少运动后出现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比例。
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运动后充分拉伸;运动一定要循序渐进,控制好运动量和运动时间,不能一下超过身体的耐受量和柔韧量;运动前后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有发热、腹泻等情况,应暂停运动。
一般情况下,如果运动后肌肉酸疼症状非常明显,长时间无法缓解,并且还出现了全身乏力、肌肉疼痛、压痛、肿胀及无力、尿液颜色加深(酱油色尿)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袁彬 肾内科主治医师 擅长:肾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血管通路建立及维护。 门诊时间可关注我院公众号和健康台州APP
(通讯员:袁 彬)
下一篇:惊!这种腹痛能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