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是生活中相对常见的不适症状。临床上,很多疾病都以胸痛为主要表现,不少与心血管疾病有关。
胸痛发作,有时持续时间短,没有引起重视,使人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有些高危的胸痛,如不及时就诊,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高危胸痛千万不能忍
临床上,50%~80%的人在急性心梗前几天会有预警征兆,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胸痛。
当出现以下几种胸痛时,提示心梗风险高,须严加留意。1夜间胸痛
胸痛经常在夜间出现,白天活动时不发作,往往见于变异型心绞痛。
这种胸痛主要由于心外膜冠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如果痉挛超过30分钟,很可能引发心梗,甚至猝死。既往有心绞痛的人,如果近1个月内,胸痛症状逐渐加重,持续时间延长,发作频次越来越多,胸痛范围变大,要高度警惕心梗即将发作。
此外,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胸痛在15~20分钟内不能有效缓解的,也要警惕心梗。如果胸痛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程度重,难以忍受,无法通过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缓解时,要警惕急性心梗发作。这种胸痛还可能伴随恶心、面色苍白、出汗多、恐惧、濒死感等。
稳定型心绞痛发作常有固定诱因,比如快走、劳累、紧张、饱餐、天气寒冷、用力排便等。如果胸痛发作无诱因,静息时也发作,这种情况往往提示斑块不稳定,可能是心梗发作的前兆,须及时就医排查。
如果患者本身有动脉硬化,当胸痛突然出现,性质呈撕裂样,且放射至后背,持续时间长,或感到胸痛范围往周围扩大时,需要警惕主动脉夹层。
发病时,患者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腹痛、双侧血压不对称等情况。这是临床上一种急危重症,必须紧急就医。如果患者近期有手术史、肿瘤史、长途出差史,突然出现胸痛,且伴随心慌憋气,需要警惕肺栓塞。肺栓塞是由于外周静脉血栓脱落,堵塞肺动脉导致的,会造成严重低氧,有些患者还会有咳血、乏力等症状。当肺栓塞面积很大时,可能出现猝死。如果患者有上述病史,且胸痛伴随憋气突然出现,应及时就医治疗。
一旦出现高危胸痛,千万不要觉得“忍忍就过去了”,应立即拨打120,等待专业人员救援。如果排查后不是心脏原因导致的胸痛,可再到其他专科就诊。除了心血管类疾病,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胸膜炎、反流性食管炎甚至胃病等,都可能表现为胸痛。
并非每种胸痛都是心绞痛,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区分。难以自行准确判断时,一定要及时就诊。心绞痛发作最常见于40岁以上男性及绝经后女性,特别是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的人;有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家族史者,也是高危人群。
一旦这部分人出现严重胸前区沉重感、紧缩感、胸闷、心前区压迫感等不适,要高度警惕,尽快就诊。心绞痛是心脏缺血缺氧造成的,体力活动、劳累、情绪波动、寒冷、饱餐、用力排便等均可诱发,但位置不是明确的点或线,而是拳头或手掌大小。
需要提醒的是,同一患者的发作部位往往是固定的,因此部位不固定的游走性胸痛不是心绞痛。一般来说,心绞痛大多持续3~5分钟,一般不超过15分钟。
- 如果心前区疼痛超过15分钟,且胸闷感加重,可能是心肌梗死;
- 如果疼痛感为一过性,几秒钟就缓解了,则不是心绞痛。
- 持续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数天的胸痛,一定不是心绞痛。
休息后可以缓解
当停止诱发活动,或舌下含服硝酸酯类药物后,心绞痛可在几分钟内缓解。如果遵医嘱用药后症状仍不缓解,甚至加重,需高度警惕心肌梗死,应立即就诊。
多不表现为针扎样疼痛
典型的心绞痛不是胸前区的疼痛,而是胸闷不适、气短、恶心乏力,甚至烧灼感、晕厥,偶尔伴有濒死感。一般情况下,约10%的患者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也有部分患者以牙痛、颈痛、肩背痛等为首发症状。
如果胸痛表现为针扎或刀割样的锐利疼痛,往往不是心绞痛。
转载自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