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医院新闻
护理天地
员工心声
医共体动态
>>医院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梅雨季,脚丫子瘙痒味还大,竟是……

2024年06月26日 2245052次

梅雨季

天气闷热又潮湿

家里地面、墙面返潮

着实令人不舒服

不仅物品容易发霉

还是许多皮肤病多发的季节

特别要小心脚“发霉”

image.png


脚真的会“发霉”吗?

“霉”其实是一种真菌,而脚也会被真菌感染。随着梅雨天气到来,皮肤科的脚气患者增多。

不久前,杨先生(化名)下班后正赶上下大雨,回家的必经之路上积了小水潭,因为天热穿着拖鞋的他索性就蹚水走过去了,到家后他也没有马上把脚上的水擦干。后来他的脚开始发痒,走路时都想拖鞋挠挠,脚趾上还有一个个透明小水泡,自己擦了药膏不起作用。被瘙痒折磨的他无奈来到了我院皮肤科,医生告诉他这是真菌引起的足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脚气。

image.png

无独有偶。小飞(化名)是一名学生,特别爱打篮球。每次打完篮球,小飞身上的衣服总被汗湿透了,就连脚上也会出很多汗,袜子也总是湿湿的。最近打完球,小飞发现脱了鞋之后,一股子臭味,脚痒痒的,脚底还脱皮了。小飞感觉自己是得了脚气,便上网查了查,去药店买了药膏涂抹,结果不仅没有作用,感觉还更严重了。百思不得其解的他也来到了我院皮肤科,医生告诉他确实是脚气,但买错药了。



皮肤科医生表示,梅雨季节潮湿闷热,鞋袜也容易潮湿,水汽残留在脚底和脚趾间,为真菌营造了绝好的繁衍机会。此外,如果赤脚踩在有真菌的地面或者穿有真菌的拖鞋,也容易被感染。这些都是脚气患者在梅雨季节增加的原因。




什么是脚气?

脚气,医学上叫“足癣”,是十分常见的皮肤真菌病,是由红色毛癣菌、须毛癣菌等皮肤癣菌所引起的足部浅表皮肤真菌感染,好发于足趾间、足跖、足跟、足侧缘的皮肤。

足癣主要通过接触传染,与患者共用鞋袜、手套、毛巾、脚盆等是主要传播途径。另外,手抓患癣部位也可以传染。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手抓挠这些部位,脚气可能会通过手传播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出现股、体等。


image.png
足癣根据皮损表现一般分为3种类型:
1

糜烂型。好发于趾缝。表现为皮肤发白,表面松软、易剥脱,并露出潮红糜烂面至裂隙;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继发细菌感染时有恶臭味。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可出现脓疱、溃疡,并继发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蜂窝织炎或丹毒。

2

水疱型。好发于趾间、掌心、足跖及足侧。起初为散在或群集的针尖大小的水疱,发亮、不易破溃,水疱可融合成多房性大疱,撕去疱壁会露出蜂窝状基底和鲜红的糜烂面,瘙痒明显,数天后干涸,会呈现领圈状或片状脱屑。

3

角化型。多发生在足跖、足缘和足后跟。表现为弥漫性皮肤增厚粗糙、干燥脱屑,冬季足部皮肤易发生皲裂且伴有疼痛。

脚气的治疗方法很多,规范的治疗应该是先进行专业的真菌镜检,确诊是否真菌感染,由皮肤科专业医生针对不同的病源菌、不同的症状、不同的部位进行规范的、连续的治疗。

皮肤科医生说,很多人出现脚气就自己去药店买外用药膏,但是,有些药膏会加重脚气症状。比如含激素类的外用药膏,它们主要是用来治疗皮炎和湿疹,如果用它来对付脚气,虽然能止痒,但它们用多了会降低皮肤的免疫力,反而使得脚气的范围越来越大。



去医院寻求医生帮助很重要,

不过我们平时生活中的预防也很重要。


01
要注意个人卫生习惯

特别是在脚气高发的夏季,要注意勤换洗鞋袜、勤洗脚,尽量多穿透气性较强的鞋袜。袜子洗过后在太阳下暴晒,晾干。鞋子也要经常晒太阳,消毒,并且勤更换。

02
不与家人共用物品

不要与家人一起泡脚,脚盆、擦脚毛巾不要与家人共用,以免交叉传染。

image.png

03
合理饮食、经常锻炼

合理饮食,从而保持身体的营养均衡。经常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04
尽量少穿不透气的鞋袜

尽量少穿不透气的鞋袜,以免造成脚汗过多,脚臭加剧。容易出脚汗或者肥胖者,脚趾趾缝紧密的人可用干净纱布或棉球夹在中间或选择分趾袜,以利于吸水通气。

05
避免瘙抓

脚气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应避免搔抓,尤其注意勿用手挠抓,防止传染至手部,以致自身传染及继发感染。


(通讯员:皮肤科、柯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