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医院新闻
护理天地
员工心声
医共体动态
>>医院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产后的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困扰?

2024年10月10日 1268070次
女性朋友在生完孩子后,往往会面临一系列身体和心理上的挑战。不少产后妈妈在分娩后发现,自己的腹部似乎再也无法恢复到孕前的紧致状态,这一问题不仅影响了她们的体态,更对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image.png

您可以来康复科体验一下

轻松应对腹直肌分离,产后妈妈重拾平坦小腹
腹直肌分离是产后妈妈常见的身体问题之一。由于孕期子宫的增大,腹直肌可能会被撑开,导致产后腹部松弛、腰线模糊。

小林(化名),30岁,产后3个月。她表示,自从分娩后,腹部一直松松垮垮,无法恢复到孕前的紧致状态,这让她十分苦恼。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我院康复科寻求专业的帮助。经过专业检查,小林被确诊为腹直肌分离,随后在康复技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令让小林感到神奇的是,仅两次的手法复位,她便看到了明显的效果。这让她对后续的治疗更加充满信心。

image.png

一下腰围少了4公分

我院康复技师潘筱楠表示,腹直肌分离是指产后女性左右两侧腹直肌沿白线向两侧分离,间距超过2cm。它是由于妊娠期激素变化、胎儿压力及体型肥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腹直肌分离不仅影响女性的体态美观,更可能导致腰背疼痛、盆底功能障碍等健康问题。

腹直肌分离虽是一个常见但不容忽视的产后问题,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专业的指导,产后妈妈完全可以轻松应对,重拾平坦小腹,拥抱自信人生。

那么,腹直肌分离如何进行康复治疗呢?
目前腹直肌分离的治疗主要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对于轻中度的腹直肌分离者,通过自主运动疗法和电刺激疗法可改善腹直肌分离的程度。 
1
自主运动:

包括腹式呼吸、臀桥、侧身平板支撑、俯卧平板支撑、死虫式训练及凯格尔运动等,通过产后的核心训练可有助于腹直肌分离的恢复。但是在自主训练前需要评估盆底功能,如果盆底肌肉肌力薄弱,不适当的腹部训练,如仰卧起坐、卷腹等脊柱屈曲、旋转等动作可能加重腹直肌的分离及腹部脏器脱垂的程度,影响盆底的恢复。因此,产后自主运动需要慎重选择训练的时机、方式及强度,避免造成继发损伤。

2
神经肌肉电刺激:

是指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纤维或肌肉组织,引起肌肉被动收缩,从而达到增强肌肉力量、恢复运动功能的目的,通常被用作康复计划的辅助手段。 

3
传统中医疗法:

传统中医疗法:包括手法按摩、推拿、游走罐、针灸等,可以起到活血、祛瘀、止痛的效果,改善血液循环和肌肉收缩功能,增强肌肉和韧带的弹性和收缩力,促进腹直肌功能的恢复。 

对于重度的腹直肌分离者,腹壁松弛无法恢复、持续性腰背骨盆疼痛患者经过康复理疗等保守治疗后分离程度仍大,疼痛等不适症状无改善时,可考虑及时行手术治疗,以免延误治疗。
●●●●●●●●●

image.png

通过综合运用手法复位、自主运动疗法和电刺激疗法,可有效改善女性患者腹直肌分离的程度。尤其是手法复位是一种专业的康复手法,通过康复师的手法操作,可以达到松解腰腹部筋膜、激活腹部肌群的效果。这种疗法能够直接作用于腹直肌,有助于促进肌肉的恢复和重新定位,从而改善腹直肌分离的症状。

640 (1).gif

最后,康复科医生提醒,产后妈妈在应对腹直肌分离问题时,应保持积极心态,遵循专业指导进行科学训练。同时,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避免提重物、卷腹运动等可能加重分离的动作。我们期待更多的产后妈妈能够关注自身健康,积极寻求专业帮助,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搜索

本文治疗师
image.png

潘筱楠 康复科 主管治疗师

擅长:产后整体康复训练,盆底肌功能训练,腹直肌分离修复,体态调整等。


(通讯员:陈   怡、康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