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七旬大娘惊现“小孕肚”,微创手术巧补腹壁切口疝
腹部隆起一个包块,是“孕肚”?
不过这发生在七旬大娘身上
答案不言而喻——是否定的
“小孕肚”真奇怪
站/坐时有,平躺消失
72岁的张大娘(化名),怀疑自己得了一种怪病。腹部一开始出现的是一个小包,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包竟然越长越大,而且在站立位和坐位的时候腹部隆起宛如“小孕肚”,平卧时就消失。为此,她整日惴惴不安,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我院胃肠外科就诊。
“邵医生,你看看我肚子这个包突出来好奇怪,不知道为什么还越来越大了……”面对张大娘的困惑,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邵建力耐心询问起张大娘的病史。
原来,张大娘曾于20多年前接受了子宫相关手术。术后1年多,张大娘发现下腹手术切口处突出一个小包块,不疼不痒,平卧后就消失了。直到现在,张大娘的肚子就如同怀孕一样,怎么也藏不住。经过进一步地仔细检查,邵建力医师考虑张大娘的情况为腹壁切口疝所致。
腹壁切口疝是患者行腹部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之一,其诱发原因多为患者腹部手术切口的筋膜或肌肉层愈后情况不佳,导致其在腹内压力的作用下形成。腹壁切口疝可发于腹壁的任何位置,大小、形态不一,且腹壁切口疝总的发生率为3%-13%。对于有症状的切口疝,手术修补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直径大、位置不佳
微创TAPE手术解难题
“张大娘患上的腹壁切口疝直径很大,位置低,缺损周围紧邻耻骨、髂外血管、膀胱等,术中容易造成这些部位的损伤,手术难度较高。”邵建力医师介绍道,如何有效、合理地治疗该区域的切口疝是外科医师面临的难题。
为此,在科主任朱志华的带领下,胃肠外科团队反复研究讨论,并与张大娘及其家属进行沟通,最终决定采用腹腔镜下经腹部分腹膜外修补术(TAPE)对张大娘进行治疗。
切口小,患者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
在腹腔镜的辅助下,可以有效提高对疝病情评估的准确度,放置补片更加方便、有效,复发概率低;
补片能确切固定于耻骨联合及耻骨梳韧带,固定点视野清晰,能更加平整地固定于腹腔内壁。
▲胃肠外科手术团队治疗中
术中发现张大娘的腹壁切口疝缺损范围如铅球般大小,属于巨大切口疝。手术团队在充分游离患处的腹膜后,先在腹壁缺损疝囊处进行立体缝合,再将补片置入薄弱腹壁处以加固腹壁结构,防止张大娘的脏器再次膨出,避免再次出现“大肚子”。经过一系列精密复杂的操作,手术得以顺利完成。
▲术后腹壁膨隆消失,可见术口细小
术后第二天,张大娘的肚子恢复如常,其也能正常排气、排便,可以下床活动,饮食也不受影响。术后第四天,张大娘顺利出院。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没想到我这个疝这么复杂,手术这么顺利,几天就能出院真是太好啦!”出院当天,张大娘激动地对着医护人员说道。
▲出院前,张大娘与胃肠外科医护人员合影
邵建力 胃肠、肛肠外科 副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上午(滨海新城院区)
(通讯员:邵建力、胡炜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