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冒“血”,别紧张,来看看这篇
“医生,快来看看,我孩子的眼睛血红血红的,会不会影响视力啊?”小石头的妈妈焦急地问道。
小石头的左眼
原来,小石头课间与同学打闹,眼睛不小心被书本碰到了,虽然不痛,但是大半个眼白红红的一片,看着很是吓人!眼科医生仔细检查了孩子的眼球,发现只是结膜下出血,过几天就能自行恢复了。
“这么简单吗?用不用滴些眼药水啊?”小石头妈妈还是不放心,这眼睛都这样了,看着挺严重的。眼科医生耐心解释道:“结膜下出血是因为眼球表面的结膜毛细血管破裂造成的出血,确实不严重。您要还是担心,可以先给孩子的眼睛冰敷一两天,之后再进行热敷。”
类似小石头的情况,眼科医生在门诊时经常会遇到。王大姐一觉睡醒,在家人的提醒下,发现眼球充血。张大叔异物入眼,揉搓了几下,异物没了,眼睛出血了。还有周阿姨打了个喷嚏,结果眼睛也出血了。
眼科医生表示,结膜下出血,是眼科门诊很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患者一边的“白眼珠”上有一大片红色出血,除了外观看上去确实有点“吓人”,偶尔可能有一些轻微的异物感,实际上,它不是什么“大毛病”,不用过于紧张。
结膜下出血,医学上叫球结膜下出血是结膜小血管破裂或其渗透性增加引起的,常常发生于一只眼,也可双眼发生,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由于球结膜下组织疏松,出血后易积聚成片状,一般无眼痒、眼痛、视力下降等情况,通常在自己照镜子或他人看到时才会被发现。少数人因出血量多、整个白眼球都被血块盖住时,会有肿胀不适的感觉,也有少数人会在结膜微血管破裂出血前,觉得眼睛刺痛。
球结膜下出血只是症状,病因比较复杂多样。有的是单纯的眼部问题,也有些是因全身性疾病所导致。
眼部受到外力撞击或揉擦过猛,可能导致结膜下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如用力呼吸、咳嗽、打喷嚏、呕吐、便秘等等。
部分较为严重的急性结膜炎(如病毒性结膜炎)有可能导致结膜下出血,也称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了眼红、还会有感染性结膜炎的症状,具有传染性。
眼部本身血管脆性增加(如患有干眼症、炎症等),血管扩张,微血管调节功能失常会造成结膜下出血。
老年人常与全身性疾病有关,如高血压、糖尿病。
因为球结膜下出血是一个症状,通常先找病因,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出血早期可以冷敷,2天后可以改成热敷促进出血吸收,每天两次。冰敷是为了收缩毛细血管防止出血,热敷是为了促进血液循环出血吸收。一般7至12天可以自行吸收。
球结膜下出血患者有再发可能,日常生活应尽量避免诱因,减少再发。如果不是身体血液循环系统疾病导致的,一般不会影响视力和眼部功能。一旦发现眼部出血,建议先到医院进行检查诊断,由专业眼科医生判断。不要过度精神紧张,加重心理负担。当再次或多次出现球结膜下出血的话,建议做全身的健康体检,排除内科疾病所致。
(通讯员:李雪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