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医院新闻
护理天地
员工心声
医共体动态
>>医院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警惕!儿童误吞异物频发,家长该如何应对

2025年04月02日 80065次

在育儿过程中,孩子的安全是家长最为揪心的问题,稍有疏忽,便可能引发严重后果。近期,三门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接连接诊了两起儿童误吞异物的病例,为广大家长敲响了警钟。

硬币误入消化道


 4岁的凯凯(化名)趁家长不注意,误吞了一毛硬币。家长发现后心急如焚,立刻将其送往急诊科。急诊医师赖辉迅速对凯凯进行了全面的体格检查,并安排影像检查,同时第一时间通知消化内科医生会诊。经过影像检查,医生在凯凯的肠道里清晰地发现了一个一毛钱硬币大小的阴影物。

1743554294378.png


 消化内科医生根据检查结果表示,目前硬币已进入肠道且无腹痛等症状,建议采取保守治疗,但需密切观察腹痛情况并耐心向患儿父母科普儿童误吞异物处理原则,一般情况下,硬币会进入消化道,可通过正常排泄将硬币排出。这个时间一般是1-3天。在此段时间内建议多食用富含纤维素食物以及香蕉、火龙果等水果,不仅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而且可以降低硬币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促进机体循环,增强代谢,加快排便的进程。

儿童安全无小事

酷似糖果,误食海洋宝宝


无独有偶,几天后,5岁的俊俊(化名)也被爸妈火急火燎地送到了急诊室。俊俊妈妈满脸焦虑,告知医生俊俊在家吃了“海洋宝宝”。不过入院时,俊俊情况良好,查体时也没有异常情况。最后,俊俊明确告诉医生,自己只吃了一颗海洋宝宝。综合检查评估,医生考虑目前孩子情况并无大碍,回家观察即可。

1743554322271.png


不过,家长也不可掉以轻心。海洋宝宝由高吸水性树脂制成,只需泡在水里几个小时,就能吸收高达自身重量50到100倍的水分。并且,每一颗海洋宝宝内部都包含着几颗到十几颗不等的水晶珠,若长时间浸泡在液体里,这些水晶珠就会释放出来,一颗瞬间变成十几颗。更糟糕的是,海洋宝宝的制作材料带有一定毒性,为了使其颜色鲜艳夺目,还添加了工业色素,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这些危险的玩具,建议不要让孩子过多接触。
如果不慎发生误食,应如何处理呢?



1.发现小孩异物卡喉咙时,禁止用手指盲目抠挖,盲目处理可能会把异物推向更深处,损伤喉部或食道。

2.不要盲目使用民间的“土办法”,比如吞米饭、喝醋、吞馒头、催吐等,有可能加重损伤,造成食道穿孔等严重后果。

3.异物卡喉咙的正确做法:异物一旦卡喉,应立即禁食,避免异物因吞咽动作深入或引发呛咳、加重损伤。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告知医生发生异物的类型,误咽的时间及自主感觉,明确异物的位置。

1743554348479.png

最后,医生提醒广大家长,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同时也应加强儿童监护,避免低龄儿童接触小型物件及非食品级玩具。




(通讯员: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