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75岁的章阿姨(化名)经历了一场惊险的“舌尖危机”。事发当天中午用餐后,章阿姨出现严重的腹痛呕吐症状,家人立即将其送到了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询问病史时了解到,章阿姨中午在家煮了魔芋,烹饪魔芋时见食材颜色变透便起锅食用,没多久就出现了上述情况。急诊科医生结合病史和体征,迅速判断为植物性食物中毒。罪魁祸首正是未完全煮熟的魔芋。
知识点!

急诊科医生介绍,如食用了未煮熟的魔芋,除了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外,它还可能引发神经系统症状,导致咽喉灼热、疼痛、肿胀,甚至影响呼吸功能。部分人群还可能出现荨麻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
安全食用魔芋的方法
医生提醒:魔芋食用牢记“三字诀”
• 煮:魔芋块茎必须切成薄片,煮沸20分钟以上或用碱水浸泡后再烹饪,破坏有毒成分;
• 量:老年人消化功能较弱,建议每餐食用不超过100克,避免加重胃肠负担;• 查:烹饪前检查食材,若发现魔芋有酸败、黏腻或变色,需立即丢弃,切勿侥幸食用。

最后,医生提醒,生魔芋的毒性不可小觑,尤其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若午间或餐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务必第一时间就医,切勿自行用药拖延。
(通讯员:张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