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医院新闻
护理天地
员工心声
医共体动态
>>医院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夏季游泳,别让耳朵遭罪

2016年08月11日 三门人民医院 6006451次
    炎炎夏日,游泳是比较受大众欢迎的一项降温消暑运动,但是游泳和戏水很容易导致耳朵进水,引发急性外耳道炎以及急性中耳炎。近日,我院耳鼻喉科接诊此类的病人越来越多。专家提醒:夏季游泳,需注意保护耳朵。
    今天8岁的晨晨(化名),耳痛已经两天,在家长的陪同下来院进行检查。经过医师详细检查与询问病史后,得知晨晨2天前曾有游泳的经历,此后回来便开始耳痛。通过相关检查,发现外耳道有炎症,诊断为“急性外耳道炎、急性中耳炎”。经过抗生素滴耳液及全身使用抗生素后方才治愈。据了解,现在每天同样的病人在耳鼻咽喉科门诊可达10个左右。
    在我院耳鼻咽喉科医生那里了解到,孩子发生急性外耳道炎以及急性中耳炎的机率,相对于成人要高。主要是由于儿童的咽鼓管尚处于发育阶段,较之成人既短粗又平直,这样位于鼻腔和鼻咽的细菌就很容易侵入,从而对孩子造成伤害。
    “游泳池的水虽经消毒,但由于游泳的人数多也会被污染,江河湖泊中的水更甚,常有很多细菌,孩子们一般游泳技术不佳,很可能会呛水,这些脏水在通过鼻腔和鼻咽部的同时,也会将这些地方原来潜伏的细菌一起经咽鼓管入口带入中耳鼓室腔,从而造成急性中耳炎。游泳后用力擤鼻,也是促使细菌进入咽鼓管的重要性原因之一。”我院医生说。
    那么,孩子在游泳时应该注意哪些,才能保护好耳朵呢?
    我院专家介绍,第一游泳之前先到医院检查耳朵,如有耳屎,先清理干净。因为耳屎过多,容易造成耳痛、闷胀感、听力下降等不适。第二就是学会正确的游泳方法。有些孩子看到水就很激动,手舞足蹈就下水了,姿势不正确则有可能使外耳道直接受到水面打击,这样,耳道感染的机会就明显增多,也容易发生中耳炎。第三上岸后应及时用侧头或单脚跳跃的方式排出外耳道里的存水,游泳结束后用手压住一侧鼻子擤鼻涕,切勿用双手擤鼻涕。

    此外,医生建议,鼓膜穿孔者不能游泳。若孩子已患中耳炎或痊愈不久以及呼吸系统有急性感染时,应暂时不要游泳,这个时候孩子咽鼓管抵抗力降低,很容易感染细菌,并引起中耳炎。

 

(通讯员:柯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