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小笔记|| 抽完血一片乌青,是血管扎坏了?
作为一名临床护士,这是我听得最多的关于抽完血之后手臂乌青的反应,事实真的如此吗?抽完血一片乌青,是血管扎坏了?不,是你没有get按压知识。
不少市民朋友在抽完血后,可能出现下述几种情况:
流派一:毫不在意派。典型表现:无论是止血棉球还是胶布或是其他什么,没两秒就丢了,袖子一放,走人。
流派二:时时查看派。典型表现:虽然是一直摁着棉球,但时不时拿起来看看还有没有出血,然后轻轻擦拭一下再继续摁着。
流派三:弯曲手肘派。典型表现:摁住棉球的同时把手肘一曲,过会儿再伸直手臂看看血止了没,没有就继续弯曲手肘夹紧。
无论是哪一派,可能抽血过后的第二天都会发现针眼周围青紫了一大块的情况。然后他们得出结论,这次抽血运气不好,碰上的医生或者护士技术不行。其实,这个锅还真不一定是采血的医生护士或检验师背,因为好的摁压手法和过硬的采血技术一样重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什么抽完血可能出现淤青?最常见的,是没有摁好血管针眼导致少量血液流出形成皮下淤血。原因有以下几点:
原因一:采血会留下两个针眼
在静脉采血时,我们以为只是表皮这个针孔,其实采血针穿刺后会留下两个针眼。除了我们看得见的皮肤针眼,还有一个是容易忽略的血管针眼。受采血人员的操作手法、进针时的角度、每个人皮肤脂肪的厚薄以及血管距离皮肤的深浅程度等多方面影响,并不是每次抽血都可以同时进入皮肤和血管,有时会进入皮肤后稍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才进入血管。这时,如果只摁住皮肤表面可见的针眼忽略了内部血管针眼的止血,就可能出现淤血的情况。
原因二:摁压姿势不对,如屈起手臂
我们每次抽血时是伸直手臂的,如果摁压针眼后屈起手臂,很容易使血管针眼移动,导致按压时只按压了皮肤针眼。此外,屈起肘部时,由于阻碍了肘部静脉回流,增加了肘部静脉的血管内压力,血液反而容易从血管针眼处渗出形成皮下淤血。
原因三:短时间反复查看
在针眼尚未完全愈合的情况下反复拿起棉球查看或擦拭,会使针眼再次出血,不仅会形成皮下淤血,而且反而延长了针眼愈合的时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后,跟大家分享抽血后正确的按压方式!
▶伸直手臂!棉球摁在表皮针眼近心端(靠近心脏方向)0.5厘米处!
▶不要短时间内反复查看擦拭!
若是特殊情况,如在手背或手腕处抽血,由于手的活动度较大很容易造成按压点滑脱或按压力度不够。这时最好用一只手的大拇指按压棉球,同时另外四根手指在另一侧对应按压,形成上下两个支点,这样能更好的确保止血效果!
如果已经产生了淤青该怎么办?
小技巧1:先冰敷可以使用毛巾包住冰块敷在淤青的位置,低温可以有效促进血管收缩,让针孔更快愈合,减少多余血液流入组织内,有效消肿。
小技巧2:后热敷,在抽血过后三天还是没有退淤青的话,可以使用热毛巾或是热鸡蛋敷淤青的位置。局部的温度升高,可以有效促进毛细血管扩张,增强血管吸收能力,如果再加上一些轻柔的按摩,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效果。
(通讯员:周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