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医院新闻
护理天地
员工心声
医共体动态
>>医院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是药三分毒,警惕药物背后的“隐形杀手”

2024年11月27日 933650次
是药三分毒,用药还得遵医嘱

警惕药物背后的“隐形杀手

image.png

话说62岁的陈女士(化名),最近身体健康可是遭遇了不小的危机。原本以为只是摔伤了手臂,吃点活血化瘀的药就能搞定,没想到这药却把她的胃给“吃伤了”。吃什么吐什么,尤其是油腻的食物,连闻都不能闻,一闻就恶心。陈女士心想:“这肯定是胃出了问题,得赶紧治治。”于是,她自行到诊所买了些“胃药”来调理。

可是,这“胃药”似乎并不给力,陈女士恶心的症状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无奈之下,她只好到附近的卫生院输液调养了两天。然而,这输液似乎也没什么效果,陈女士的精神状态反而越来越差。女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连忙将母亲送到了我院消化内科门诊。

真的是“胃”出现了问题吗??

门诊医生一看陈女士,皮肤黄黄的,巩膜也黄染明显,心里就咯噔一下:“这不会是肝脏出问题了吧?”再一问病史,了解到陈女士之前吃了半个月的中草药来调养身体,刚好停用了一个月,而症状却是半个月前出现的。医生心里有了数,赶紧给陈女士查了血化验。

image.png

结果一出来,医生都吓了一跳:肝功能的指标多项异常,个别甚至高出正常值数十倍!这肯定是药物性肝损伤了。但是,为了谨慎起见,医生还是让陈女士住院治疗,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其他可能的肝功能损害原因。

在等待结果的过程中,医生对陈女士进行了药物对症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陈女士的皮肤和巩膜终于肉眼可见地退了黄,胃口也逐渐恢复了。出院时复查肝功能的指标,也明显好转。

说到这药物性肝损伤,它可是个不小的隐患。消化内科医生表示,各种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成药,甚至是中药材、天然药物、保健品、膳食补充剂等产品,都有可能成为“伤肝”的罪魁祸首。而且,它的临床表现还无特异性,跟其他急、慢性肝病类似,很容易让人掉以轻心。

药物性肝损伤有哪些典型症状?

image.png





●急性起病的肝细胞损伤型患者,轻者一般无任何症状。

重者则可出现黄疸,伴或不伴不同程度的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肝区胀痛及上腹不适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胆汁淤积明显者可出现黄疸、大便颜色变浅和瘙痒等表现。

进展为急性或亚急性肝衰竭则可出现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腹水、肝性脑病等相关症状。

image.png

医生强调,虽然多数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在停用可疑药物后的6个月内肝损伤可恢复正常,预后良好。但仍有少数患者可出现病情重症化或恶化,进展为急性或亚急性肝衰竭,需接受肝移植治疗,甚至导致死亡等结局。因此,市民在生活中用药一定要遵循医嘱,别自己随便乱吃。特别是那些可能引起肝脏功能损害的药物,更要定期复查肝功能指标,以便及时发现病症。

(通讯员:陈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