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还饮酒,病痛跟着走
65岁的林大伯就“违规”了
酒是晚上喝的,人是凌晨到医院的
↓↓↓↓

前不久,凌晨四点,65岁的患者林大伯(化名)在无明显诱因下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呈持续性“刀割样”疼痛,还伴有呕吐等情况。被家属紧急送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入院后,急诊医生查体发现,林大伯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肚子像铁板一样僵硬,于是赶紧安排了CT检查,结果显示腹腔内存在明显游离气体。很快,前来会诊的胃肠外科医生邵建力结合情况,考虑胃穿孔,立即收治入院并紧急手术治疗。“晚上这人还好好的,还去喝酒了,也没喝多少,怎么就胃穿孔了?”家属疑惑的说道。事后,经了解,原来林大伯有多年的痛风病史,前不久痛风发作,疼痛剧烈,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和工作。由于不想耽误工作且对痛风疾病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正确的认识,林大伯并未及时到医院进行规范的诊断和治疗,而是自行按照以往的经验服用了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服药后数日,林大伯感觉痛风症状稍稍有所缓解但未完全消失。这时,恰逢与朋友聚会,饭局上一高兴,林大伯也跟着喝了酒,早已将痛风的事情抛之脑后。殊不知,酒精对于痛风患者来说是一大禁忌。

“酒精会干扰尿酸的代谢,进一步升高血尿酸水平,加重关节炎症。更为严重的是,患者服用的止痛药物与酒精同时作用于身体,可能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邵建力说,在多重因素的不良影响下,才导致了患者出现了胃穿孔的情况。邵建力表示,胃穿孔作为严重的胃部急症,系胃壁完整性受损导致胃内容物外溢至腹腔,临床表现为胃壁突发破裂性孔洞并引发系列病理改变。此类患者常需紧急外科干预,否则可能危及生命。

所幸,经过胃肠外科医护团队的及时手术和术后的精心护理,林大伯病情逐渐好转,腹痛症状消失,目前已经顺利康复出院。

痛风患者需严格遵循健康管理规范。酒精不仅会抑制尿酸排泄、升高血尿酸浓度,还可能诱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甚至加重药物性肝损伤风险。
●戒酒:包括啤酒、白酒、黄酒等所有含酒精饮品;
●规范用药:止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联合用药;
●定期监测:定期复查血尿酸、肝肾功能及胃肠道指标;
●生活方式管理:保持低嘌呤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避免诱发因素。
健康无小事,警惕痛风与酒精的“致命组合”,切勿因一时疏忽酿成严重后果!

邵建力 胃肠、肛肠外科 副主任医师
擅长:成人各种腹股沟疝、腹壁切口疝的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腹股沟疝的微创手术治疗;胃肠道肿瘤的综合治疗,尤其是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手术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上午(滨海新城院区)
(通讯员:王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