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宏章名医工作室获“优秀名师名医名家工作室”称号
2017年11月01日
三门人民医院
6028751次
10月14日上午,在县行政中心会议室召开了“三门县名师名医名家工作室建设推进会”。我院4家名医工作室获得“优秀名师名医名家工作室”称号,其中“黎宏章名医工作室”位列其中。
黎宏章名医工作室成立于2013年,是我县第一批名师名医名家工作室之一。该工作室在领衔人黎宏章的带领下,团队上下始终紧跟医学界前沿动态,不断提升自己的医学水平,造福一方百姓。
领衔人带好头,成员们卯足劲
“医院是专业技术人员的集中地,服务于广大老百姓,一切为了患者的健康。我们希望通过申请名医工作室,促进科室的学科建设,实现提高技术和培养人才的目标,帮助更多患者早日康复。”黎宏章说起申请名医工作室的初衷。
近几年,该名医工作室借助外力,培养团队里的医生,提高技术水平,尤其是在内镜治疗方面,从原来的只熟练操作息肉摘除等较为简单的治疗,到目前已经开展了不少高难手术,包括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SD(内镜下消化道粘膜剥离术)和内镜套扎术、内镜下食道狭窄扩张、支架置入术等。
有这样一样女性患者,确诊“肝硬化”10年,反复解黑便伴呕血8年”,来我院消化内科救治,经诊断上消化道出血、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炎后肝硬变(肝功能失代偿期)。对此,对她行内镜下食道曲张静脉套扎治疗,术后恢复良好,目前已出院。而这样的手术,消化内科现在都可常规开展,效果都非常显著。
而作为该名医工作室的领衔人黎宏章,在从医近30年里,在自己的领域中,仍孜孜不倦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医学水平,取得了多项荣誉。曾获三门县首批名医工作室领衔人、浙江省优秀消化专科医师、三门县第五、六、七届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现为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委员,浙江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老年内镜学组委员,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培养人员、浙江省科技评审专家库成员等。
同时,为更好地发展工作室,黎宏章也十分注重工作室成员的培养。在四年考核周期内,成员陈娇娥进入研究生班、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镜中心学习深造,完成省医学会课题、县课题各1项,目前承担1项县课题在研。2015年被聘为台州市消化及内镜学委员,2016年聘为浙江省消化病中心台州分中心秘书,并于2017年入选台州市211第二层次培养人才。选送骨干成员徐燕君、陈强进入研究生班学习。徐燕君入选台州市211第三层次培养人才。徐雪华、曾万里、杨天敢在工作室考核周期内先后完成了副主任医师的职称晋升。
技术辐射到基层,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自2013年成立至今,黎宏章名医工作室立足专科领域,积极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同时,做好示范,起好引领作用,将先进技术辐射到到基层。
今年的4月9日,是第12个国际护胃日,“黎宏章名医工作室”在亭旁卫生院开展公益活动。在结束上午义诊后,黎宏章为该卫生院的医生进行了以“幽门螺杆菌与疾病及规范治疗”为主题的讲座,讲座时间持续约一个半小时。通过讲解幽门螺杆菌相关知识及最新治疗指南,使基层同仁们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幽门螺杆菌知识及更规范用药。
这样的讲座,该名医工作每年都会不定期的举行几场。工作室成立四年6以来,他们充分发挥“浙江省县级龙头学科,台州市重点支持学科,三门县重点学科”学科建设的优势,以“治病救人”为中心,通过“结对帮扶”、“送医下乡”、“集中培训”、“健康教育宣传”等方式,引领学员更新理念,提高专科诊治及操作能力,惠及百姓。
在工作室的努力推动下,先后培训医务人员20余批次;同时多次到亭旁镇、健跳镇、海游街道、高枧乡、核电站等面向群众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同时,工作室成立之后,消化内科也相应成立了“消化专科群”,开通了“三门医院消化内科”微信公众号,使之成为工作动态发布、成果辐射推广和资源生成整合的平台。通过互动交流,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
寻求更高突破,工作室硕果累累
近几年,随着黎宏章名医工作室技术水平的提升,也弥补了该工作室在科研方面的先天不足。这背后是他们不为人知的辛勤付出取得的成绩。
为了能够提高工作室的科研水平,他们每周开展1次业务学习,包括读书报告会、指南解读、国内外新进展、病例分析、疑难病例讨论等,并请专家每月2次举行科内小讲课、教学查房。同时邀请专家指导科课题申报及论文撰写。在巧借外力的同时,团队内部在黎宏章带领下,他们投入大量的精力在专业及科研方面,主要从事幽门螺杆菌(Hp)耐药研究、消化内镜介入治疗、肝癌和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诊治和发病机制等方面课题的研究。
在黎宏章名医工作室全体成员的努力下,近几年,他们的科研成果喜人。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致病机制与耐药的相关研究》获2014年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二等奖,研究成果目前已在省内18家县级以上医院及全县13家乡镇卫生院推广应用,举办市级以上继续教育学习班4期,培训总人次达500余人;《肝癌的早期初筛诊断技术》等技术入选省级适宜技术库,2014年迄今在全县13家乡镇卫生院推广运用;《反义HIF-1寡核苷酸对肝细胞癌的干预作用研究》获2017年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三等奖;涉及不同方面的科研立项6项;在国内外各级期刊上发表论文8篇……多年来,一项项研究成果的推广让工作室成员们信心大增,也让该团队在学科科研技术水平居于我市先进水平,特别是慢性肝病致病机制及诊治研究方面还居省内先进水平。
时光荏苒,四年时间,黎宏章名师工作室呈现出极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相信未来,通过工作室这个平台,他们的工作一定会更加蒸蒸日上,百花齐放,也将更好地为我县乃至周边市县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通讯员:陈妮)
上一篇:牛:静脉输液,护士竟然“倒着扎”
下一篇:绝经后还会长“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