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医院新闻
护理天地
员工心声
医共体动态
>>医院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牛:静脉输液,护士竟然“倒着扎”

2017年11月01日 三门人民医院 6029119次
    小儿静脉细而短,在进针过程中,很容易刺穿血管前壁或者对穿导致穿刺失败。有些月份比较小和肥胖的小儿,血管细如发丝或者无法显现,都是非常考验输液室护士穿刺的技术水平。
    我院儿科急诊输液室护士,都有过硬的扎针技术,一针见血是她们的看家本领。不过最近,我院儿科急诊输液室的护士在静脉输液时竟然倒着扎。患儿家属惊呼:“太牛了,这样子也行?!”
    一般,我们看到护士打针,都是沿着静脉走向进针,见回血后再进针少许,这就算打针成功了。可是“倒着扎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不久前儿科输液室来了一个“小胖墩”,护士小金给他头上,手上,脚上都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好不容易找到一根血管,费了半天劲扎上了,小心翼翼的固定好,才挂了小半瓶,小朋友不小心动了一下,跑针了。这下没办法又得拔针重新扎针。
    本来小儿血管就不好找,重新扎针家长也是十分心疼。可谁知道护士小叶一番查看后,考虑到小儿的血管状况真的很差,便在患儿手背靠近掌指关节部位进行了静脉输液逆向穿刺,别说这一扎,还真的解决问题了,几瓶药水顺顺当当地挂完了。最后,连家属都惊呼:“静脉输液,还能‘倒着扎’,这样子也行,太牛了。”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特别是儿科,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小患者手背静脉不显露,而掌指关节、腕关节附近血管相对来说比较清楚,而且充盈较好,但顺向穿刺成功率并不高,因为此处穿刺不易固定,针柄位置悬空或正好落在关节处,既影响患儿手指的活动度,又容易跑针,发生液体渗漏。而静脉逆向穿刺,则很好解决了这些小儿常规静脉穿刺的短板,利于穿刺与固定的进行。
    其实,对于静脉逆向穿刺,我院儿科输液室护士也是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及相关报道,了解到静脉输液逆向穿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切实可行。我院儿科输液室也准备进一步将该技术推行到小儿静脉输液的临床实践当中,为小患者减轻输液时的疼痛感。
 
小胖墩的手几乎找不到血管
逆行穿刺成功
(通讯员:奚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