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医院新闻
护理天地
员工心声
医共体动态
>>医院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一位医者的公益情怀——唇腭裂患者爱心公益援助

2024年07月24日 2016013次
一位医者的公益情怀,是人性中最温暖而光辉的一面,它超越了职业本身,展现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这样的医者,不仅在治疗疾病上精益求精,更在心灵上给予患者无尽的关怀与希望,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深刻内涵。

杨振华,是我院一名麻醉科医生。从医多年来,他一直深耕公益,“义”心善行的脚步从未停歇。今天,让我们一起听听他的公益故事。




一个微笑的故事


23:35 ,8586米高空。
夜航,其实我并不是完全反对的,因为觉得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白天,做一些有意义的事,那么现在就可以让我安静的透过机窗,注视着机翼上闪缩的红灯,直到它变的模糊……
七月的林芝多雨但并不沉闷,云海只会在半山之间翻涌,远比闷热的江南舒服的多。
“76岁!”看着她的病历本,我惊呼了一下。这里是“母亲微笑行动”,我们一直做着是为唇腭裂患儿免费手术的慈善活动,救治了上万名儿童,但是第一次接触到76岁患者。

image.png

杨振华与永忠白珍的第一次见面


她斜穿着“扎巴”,里面是红色条纹的衬衫,脖子上挂着代表虔诚的佛珠和玛瑙,伛偻着身子,在两位志愿者的搀扶下,摇摇晃晃的向我们走来,但是我看不到她的脸,因为她戴着一顶很大的白色遮阳帽。
“我能看看情况吗?”我非常的小心问道。
白灰相间的头发,稀松的眉毛,额头上层层的皱纹好像记录着生活的不易和沧桑。令人突兀的是那嘴唇——唇裂III°,但是她的眼神却不浑浊,坚定着看着我。这就是我和永忠白珍的初次见面。
通过藏志愿者的翻译,我们终于得知,永忠白珍先天就是唇裂,出生在游牧家族的她,被认定是受到了天神的惩罚。严重的上唇分裂,让她不能从小吸吮母亲的乳汁,只能在“阿么拉”——母亲一勺一勺的羊奶喂养长大。长大后,酥油茶会从嘴角流出,糌粑也会在咀嚼的时候撒落在长袍上。70多年来都是戴着帽子,低着头,几乎没有抬头看过草原上的蓝天。一切都可以忍受!但是阿么拉在弥留之际的自责——没有好好对待女儿,让她受尽人间的嘲笑,这深深触及了永忠白珍,她希望这次来手术,能以最美的样子去天堂见自己的阿么拉,让阿么拉开心,让阿么拉笑。
image.png
心肌肥厚,左心功能下降,肺动脉高压……西藏高原缺氧,但不缺信仰,更不缺爱。经过严谨的术前讨论,精准麻醉实施,永忠白珍露出来这辈子最开心的笑容。
“先生,需要休息吗?我们提供靠枕!”
转头,见到的是空乘的笑脸。是啊,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完整的笑脸和童年。纵使年岁散尽,那飘散着甜滋滋暖意的笑容仍能温润心湖;纵使繁花飘落,我们仍以微笑,敬这美好的人间。

image.png



中国“母亲微笑行动”专门为贫困家庭的唇腭裂及头面部畸形的患儿提供免费医疗救助的公益慈善活动,于1990年由韩凯和林静医师发起引入。杨振华积极参与该公益活动中,不畏艰苦,跋山涉水,只为将健康的福音传递给每一个需要的人。他是三医人践行医者仁心的一个缩影,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医者的责任和担当。




(通讯员:杨振华陈林昊 文,母亲微笑行动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