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造口是因治疗疾病需要,将一段肠管拉出腹腔,并将肠管开口缝于腹壁之上,以达到粪便排出目的的一种手术治疗方式,又称“人工肛门”,所以造口对于造口人来说十分重要。如果护理不当有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影响“造口人”的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日,刚刚出院不久的王奶奶,在家人的陪伴下,乘坐轮椅匆匆步入胃肠外科。然而,她面色苍白,看起来十分虚弱,透露出不寻常的紧迫。
原来,王奶奶的造口袋一大早便不断有鲜血涌出,且出血量越来越多。面对此情此景,医护人员初步判断消化道出血,可能与抗凝血药物出现了副作用有关。
时间紧迫,不容迟疑,胃肠外科团队立即启动消化道出血的应急流程。王奶奶被小心翼翼地转移到病床上,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使用止血药物、输血,每一秒都在与时间赛跑。
然而,就在这生死时速的较量中,王奶奶的造口袋内再次涌出了约300毫升的鲜血,血红蛋白数值骤降至67g/L,危险的气息弥漫在整个病房,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关键时刻,经验丰富的罗叔钗医生赶来了,他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对造口袋内的鲜血产生了质疑,以他那被誉为“金手指”的手指,进行了造口指检。令人惊讶的是,指套上并未沾染丝毫血迹——出血点并非源自消化道!
随着检查的深入,真正的元凶逐渐浮出水面:原来是造口黏膜的意外出血。罗医生当机立断,对出血点进行了缝合止血。当最后一针完成,血终于被成功止住了,病房内紧张的气氛也随之消散,大家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
后来医护人员仔细询问王奶奶前几天出院后的情况,发现此次出血与王奶奶护理造口不当有关。所幸,王奶奶再次在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下逐渐康复。

“造口出血的原因,可能与黏膜摩擦、擦洗造口的用物过于粗硬、力度过于粗暴以及使用抗凝药物有关。”胃肠外科医生表示,“如果是轻度出血,可用纱布轻轻按压止血,但如果出血持续或量较多,应立即就医治疗。”
如果出现皮肤红肿、糜烂等问题,可能是由于皮肤对造口袋材质过敏或排泄物刺激所致。此时应及时更换造口袋,并咨询医生处理建议。
如果造口长时间没有排便或排气,可能是造口堵塞。此时应尝试调整饮食,增加纤维摄入,并咨询医生是否需要使用通便药物。
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检查,以确保造口的正常功能和身体的恢复情况。如果在居家护理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或疑虑,不要犹豫,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并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