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医院新闻
护理天地
员工心声
医共体动态
>>医院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天气转热,被虫咬伤患者增多

2020年05月20日 5529802次

天气热了,又到蛇虫出没的季节。

这段时间以来,我院门急诊接诊了多例虫咬伤病例……



危险!近日我院一晚收治两名被蜈蚣咬伤患者


image.png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有被蜈蚣咬伤的经历,别看蜈蚣小,可被它咬上一口,那痛起来能要人命。这不,最近几天,我院急诊科就接诊了好几个被蜈蚣咬伤的患者。
家住葛岙的王大妈,这天晚上,拿抹布洗碗的时候,突然觉得手心一阵痛袭来,一看原来是一条小拇指大小的蜈蚣正在四处乱串。她赶忙将蜈蚣打死,然后拿来家里的咸鱼干汁水擦在患处(农村土办法)。但是没过几分钟,王大妈的手越来越痛,并伴有红肿,在家里人的劝说下来我院就诊。
急诊的接诊护士刚把王大妈处理好,此时急诊大厅又有人痛得哇哇大叫地进来了,“医生,医生,被蜈蚣咬了……”说话的是家住大湖塘某小区的林先生,他扶着痛的直倒吸气的老婆。外科医生检查了一下被蜈蚣咬伤的左手中指和无名指,已经红肿起来。
据林先生的老婆描述,她家住在4楼,晚上洗完澡拿浴巾的时候突然手指被什么咬了,一看竟是一根又肥又大,油光蹭亮,足有10厘米长的蜈蚣,当时把她都吓坏了。被咬后,伤口立即赶到刺痛,痛得让人闹心。
我院急诊科医生表示,接二连三的被蜈蚣咬伤事件,可能与最近逐渐转热的天气有关,加之厨房和浴室都是比较潮湿的地方,是蜈蚣易出没的地方。蜈蚣俗称百足,是民间常说的“五毒”之一,那么被它咬伤后该怎么办?
蜈蚣咬人时毒腺会分泌出大量毒液,但毒素不强,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局部可用鱼腥草、蒲公英捣烂外敷。全身症状明显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可用抗组胺药及蛇药片,红肿疼痛明显者,还可给予利多卡因皮下注射,口服季德胜蛇药片及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等根据医嘱及时用药,缓解疼痛,对症治疗。
此外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预防和驱除蜈蚣呢?
首先保持家里干燥环境很关键,还可以到药店买一些雄黄或是生石灰,在阴暗的角落、床底都撒上一些。撒了几遍后,蜈蚣自然就消失了。如果担心自己操作不当,可以请专业人士到家里驱赶蜈蚣。


通讯员:祁璐倩


除了蜈蚣,皮肤科最近接诊了好几例被隐翅虫咬伤的病例

天气湿热小心隐翅虫作怪


image.png

吃完晚饭,杨女士像往常一样到附近的小河边散步,走到路灯下的时候感觉脖子上好像有虫子在叮,伸手就把它拍死了,也没有太在意。散步回到家却发现刚被叮咬的地方有些红肿,第二天早上她的脖子有一块肿得厉害。
杨先生在家看电视,有个黑色小虫子在他身边乱飞,最后停在了他的小腿部位,杨先生趁机将它打死,拍死虫子的部位出现条索状、点状、斑片状红斑及水泡,伴瘙痒和灼痛感。
近日,我院皮肤科门诊陆续接诊了几例被虫咬病例,不仅皮肤疼痛,还影响美观,结果医生给出的诊断结果一致:他们所患的是一种夏天比较常见的、由毒隐翅虫毒液沾染皮肤而引起的皮炎。

image.png

隐翅虫是昆虫纲,鞘翅目,鞘翅极短,因其翅藏匿于前翅之下而不易察觉得名,常栖息于草木或石下,昼伏夜出,在灯下飞行。毒隐翅虫身体里含有毒素,当其停留于皮肤上受压或被拍打、压碎时,即释放强酸性毒液,会烧伤皮肤,出现上述症状;严重者出现发热、头痛、头晕、恶心和浅表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夏季树木枝叶茂密,有利于隐翅虫的滋生,同时湿热的天气使得隐翅虫非常活跃。
医生提醒,夏季湿热天气,尽量不要靠近枝叶茂密的植物,夜晚散步纳凉也要远离路灯、广告箱等发光体。搞好环境卫生,安装纱门纱窗或者挂蚊帐。毒虫落在皮肤上,不要用手直接捏取或者拍打。一旦出现症状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此外,如果无法第一时间赶往医院,应尽早用肥皂水清洗皮肤,然后用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霜剂,若脓疱或发生感染,要进行抗菌治疗。



通讯员:倪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