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冠心病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对他们来说,测血糖是每天的“必备功课”,不过,有些患者疑问,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能不能只测量一个?哪个血糖值更重要呢?今天,我们来详细说一说。
空腹血糖,指的是除了饮水之外,至少空腹8~10小时并且隔夜未进食的情况下,在食用早餐之前测量的血糖结果。根据这个定义,你需要知道的是,只有满足空腹8~10小时和早餐前测量这两个条件,才叫空腹血糖,而午餐前、晚餐前,以及睡前测量的血糖不叫空腹血糖。
临床上,空腹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空腹血糖可以反映患者在空腹状态下胰岛素的分泌情况,还可以评估前一天晚上的降糖药能否有效控制整夜到次日早晨的血糖。
一般来说,空腹血糖的正常值是3.9~6.1mmol/L,对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来说,空腹血糖的目标是4.4~7.0mmol/L[1]。
而餐后血糖一般以餐后2小时血糖作为指标,指的是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测量的血糖值。
餐后血糖,也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进食量和降糖药的用量是否合适,还能反映胰岛对进食刺激分泌胰岛素的功能。
一般来说,餐后2小时血糖的正常值是7.8mmol/L以下,对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来说,餐后2小时血糖的目标是低于10.0mmol/L[1]。
其实,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是需要结合一起看的,没有哪个更重要的说法,二者同等重要,密不可分。
临床上主要参考空腹血糖来调整降糖药,如果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比较高,也应该先将空腹血糖降下来,只有空腹血糖下降,餐后血糖才会下降,如果只考虑餐后血糖,就会应用大量降糖药,可能会导致下一顿餐前低血糖。但是,另一方面,研究发现,餐后血糖升高与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有密切关系,因此,两个指标都需要关注,不可顾此失彼。
至于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监测血糖,应该根据病情需要和治疗方案而定,具体可以参考以下表格中的监测推荐[1]。
治疗方案 | 监测原则 |
生活方式干预者 | 可根据需要有目的地通过血糖监测了解饮食控制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从而调整饮食和运动方案 |
使用口服降糖药者 | 可每周监测2~4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 |
基础胰岛素治疗者 | 应监测空腹血糖 |
预混胰岛素治疗者 | 应监测空腹和晚餐前血糖 |
特殊人群 | 需要医生定制个体化的监测方案 |
不同治疗方案人群血糖监测原则
-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血糖情况。
- 糖尿病患者控制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同等重要,不可顾此失彼。
- 患者应该根据病情需要和治疗方案来决定监测的血糖指标和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