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如何健康饮食
春节期间,面对各种美味佳肴,很容易控制不住,导致暴饮暴食。这样会加重胃肠负担,损害胃肠道功能,轻则出现胃部胀满,重则导致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等。特别是老年人,在暴饮暴食后,容易诱发心绞痛。还有那些要减肥的小伙伴,这会也不能放纵自己啊,肚子是你的,体重也是你的,等到年后去哀怨自己的不争气,可是前功尽弃,还会花费自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再减肥。
以大鱼大肉为主的丰盛菜肴会导致油脂摄入过多,增加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还容易诱发胆囊炎、胰腺炎。等到酒足菜饱之后,往往忽略了主食。传统中医认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五谷入脾经,脾为“后天之本”,堪称“健康之源”。所以,在宴席上记得给主食留下一定的空间,方能更好地呵护脾胃、助力健康。 同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新鲜蔬菜水果不仅含有大量维生素、还含丰富的纤维素,可解油腻,维持肠胃正常蠕动,预防便秘,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在蔬菜的选择上,要尽量保证种类多样和色彩丰富,根菜如山药等,茎菜如藕等,叶菜如白菜等,花菜如西兰花等,果菜如番茄等,搭配食用更加有益健康。 不要因为玩和睡打乱正常的饮食规律,使肠胃不适应而造成消化功能的紊乱。一日三餐的时间应相对固定,做到定时定量,进餐时细嚼慢咽,早中晚餐摄入的能量应分别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30%~40%、30%~35%。 过年饮食都避免不了多油、多盐、多肉,而这些是高血压、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因此,过年期间更应清淡饮食,每天食盐的摄入不超过5克,烹调油25~30克,糖的摄入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话说“无酒不成席”,在这阖家欢乐、走亲访友之际更少不了把酒言欢之乐。但是饮酒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切莫贪杯,避免对肝脏、大脑、胃、肾等器官造成损害。而大多数饮料中的含糖量在8%-11%左右,有的甚至高达13%以上,多饮不但容易使口味变“重”,还造成不良的膳食习惯和超重、肥胖。在外就餐最好选择不含糖的果蔬汁、豆浆等,平日多喝白开水或茶水,保证每天7-8杯的饮用量。 选购食物:到持有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食品经营单位购买;减少在商场/超市等场所的逗留时间,尽量避免在高峰时段前往;尽量避免接触和购买活禽,尤其是不要从流动摊贩处购买活禽;要学会看产品标签,尤其是生产日期、保质期和贮存条件等关键信息;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测体温、1米距、少交谈、少触碰、手卫生) 加工与储存食物:处理食材前后,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清洁双手;清洗海鲜、肉类等冷冻食品时,最好用盆装水清洗,不要在水龙头下直接冲洗,以防止水花飞溅;加工刀具、砧板、容器具等要生熟分开;使用冰箱冷藏食物时要避免生食和熟食接触,避免交叉污染;冷藏或过夜的食物在感官确认未变质的前提下,彻底加热;按量烹调,吃不完的食物用保鲜膜(袋)或保鲜盒装好后,尽快存放冰箱,且下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外出用餐:不到无证小店和街边小摊就餐,建议尽量选择到食品安全量化等级为B级以上(“笑脸”为“大笑”“微笑”)的餐厅;选择餐厅应留意疫情防控措施是否到位(如健康监测、配备洗手消毒设施或免洗手消毒液、间隔错位就餐、提供公筷公勺餐具、场所清洁通风等);不吃有毒动植物,禁止食用野生动物。 网络订餐:关注商家评价,查看商家证照信息,尽量选择距离近的商家,以缩短餐食派送时间;不网购凉菜、生食食品;建议联系外卖员将外卖放至家门口或小区无接触外卖点,避免直接接触;收到餐食后,要检查包装是否完整、餐食是否被污染等;检查后,马上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并及时进食。 如出现呕吐、腹泻等疑似食源性疾病的症状,应尽快就医。有条件的话,把剩余食品用密封袋保存带去医院,以便医生诊断。 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请及时就医,就医途中注意全程戴好口罩。
上一篇:“口蜜腹剑”的糖,你不能多吃!
下一篇:哪些场景下需要“勤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