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晕了”是我们夏季经常会说的一句话,特别是在室外工作的人。其实临床上还真的有热晕了的疾病,那就是---中暑。中暑是夏季比较常见的疾病,因个人体质不同,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也往往比较多样化,有些症状比较轻,很容易就被忽视,而症状重的,就很有可能真的晕厥过去。
在医院,很多人都只是因恶心不舒服,没什么胃口来消化内科就诊。一般仔细询问,医生就会发现发病前他们都有室外劳作和大量出汗的情况。有些人也表现为四肢无力,头晕不适,所以常被误诊为普通感冒,治疗效果往往不好。
王大爷是70多岁的独居老人,被家属送来医院的时候,整个人精神非常软,说话也有气无力。家属描述是去看望老人的时候,发现他没什么精神,躺在床上,也没胃口吃饭,就只想睡觉。家人担心大爷生大病,就赶紧给送到医院来。
医生对王大爷简单地进行了查体,询问了既往病史,首先排除了心脑血管疾病地可能性。医生考虑到近期持续高温,担心可能是中暑。再次询问王大爷的居住环境,家属表示,王大爷家里安装了空调,可是老人因为省电,所以空调经常成为摆设。家属回忆,刚去大爷家里的时候确实感觉有些闷热,但因为当时比较着急,所以没有细想。一听家属这般描述,医生心里大概有了一个诊断。
为了进一步验证,医生建议做个简单的化验检查,家属也同意了。最后检查结果显示,王大爷的体温38.0℃,小便量偏少,血肌酐及尿素氮有轻微升高,电解质代谢紊乱,心率也偏快,基本符合临床中暑表现,医生给予大爷补液对症治疗。经过治疗,王大爷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家属悬着的心也放下了。最后医生建议王大爷回家后继续适当补充水分,保持居住环境的舒适,两天后到当地卫生院复查异常指标。
据消化内科医生介绍,中暑在临床上被细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一般先兆中暑表现为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四肢无力等,经过简单的饮水降温和休息都能很快缓解,在酷暑下劳作的人比较常见。轻症中暑,常有体温的升高,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或者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心率加快等休克表现,一般需要就诊治疗才能缓解。重症中暑就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临床表现及症状逐级加重,需要及时送医治疗,如若碰到幼儿、老年人或者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极有可能危及生命。所以中暑虽为我们夏季经常挂在嘴边的疾病,但是也分轻重,不可忽视。
(通讯员:陈妮)